李建军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顾问美国南加州大学人体工程学系主任
中国上海复旦大学客座教授
中华易经协会总顾问
当代著名的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国学家、思想家、天文学家、地理学家、医学家
男,汉,祖籍陕西省米脂县,生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为近代国学大师赵润生先生外孙。
国籍:
中国、美国、韩国、汤加王国
相关著作及简介:
《我的台湾路与连战总统运》(著作)
《星座运程大解密》(著作)
《人体工程学书系·生理保健》(著作)
《人体工程学书系·李建军解读〈周易〉》(著作)
《人体工程学书系·开运秘典》(著作)
《人体工程学书系·李建军破译成功密码》(著作)
《中国当代预测家·旷世奇才李建军》(冠玄著,九三年版)
《千古风流, 一代伟才——李建军传》(传记)
经典案例简述:
1、青少年时代就职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办公厅,曾为国家领导人李鹏、赵紫阳等同志配制水晶齐眉镜保养身体;
2、早年结合天文与地理学为国家测定秦始皇皇陵墓位置;
3、曾受韩国总统邀请策划修建韩国政府办公大楼;
4、为美国白宫的环境、布局等做总规划;
5、设置天安门国旗高度;
6、早年由国家委派前往罗马为罗马教皇治病从而与罗马教皇结为莫逆之交;
7、受埃及国家领导人盛邀前往开罗检测金字塔子午线;
8、应菲律宾总统邀请,用儒家、《周易》学说帮助菲律宾总统拉莫斯制定治国方针;
9、曾受张学良将军等国民党元老邀请前往台湾为台湾高层领导讲授《易经》文化;
10、曾应前日本首相邀请,为日本高层领导传授《易经》文化……
李建军教授幼承家学,为其外祖父赵润生大儒之嫡系传人。自启蒙始便习儒、道、佛等百家学术,在中国传统文化方面注入了全部的精力。成年后,又将中国神秘文化中的精髓与当代天文、地理、医学科学及边缘学科进行了多维交叉组合,研发、独创了人体工程学。
早在九十年代初,李建军的名字及他所创办的人体工程学就已名扬中港台及东南亚。熟识李建军的人,无不为他所创办的人体工程学所深深折服,他预测世事,铁口直断,百验不爽。凭着正直的个性和自身的才能及为人的义气,独走天涯,在人体工程学的三理要素——生理,命理,地理对人的影响方面,总结出了一套完整的系统理论,在理论与实践结合上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提出了“充分运用大自然与人的互动来提升人类衣食住行品质,在天、地、人三大元素中精确定位三者之间的共同点、发生点,交互对应运用。”
李建军教授早在一九八八年就率先在深圳大学与国家领导人、伟大的科学家钱学森开设人体工程学专业。然而,李建军教授认为在实验室里是做不出真正的科学,并且“人体工程学”是要将中西方文化会通、融合而服务于人类的“究天人这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一门新兴学科。为了更好地做好“人体工程学”的研究工作、完善“人体工程学”体系,李建军教授以宏大的眼光放眼世界,他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着手于西方科学,毅然放弃了在国内优厚的待遇以及足以使他成为亿万富翁的各种机会,凭着盖世的才能只身奔赴西方国家——他要去彻底地深入地汲取西方文化的营养,试图将他原本就已经十分深厚的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相融合,完善他的“人体工程学”体系。
于是,李建军教授的足迹遍布于世界各地,他一边做着细致而认真的研究考察,一边又受到各国礼遇讲学于世界各地,为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各国的发扬光大做了不可估量的贡献。
李建军教授在天体星象、气候变化、光源等自然规律研究中发现了自然对人类的思维,生活品质以及创造力的影响,进而验证了平地、海洋、高山和河川等自然环境中不同的磁场对人体直接的影响,根据每个人不同磁场和不同特质,应用人体工程学,使人的能量、生活品质以及生命提升到最佳状态。
近年来,李建军教授及他所创立的人体工程学学科,引起了西方社会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获得了西方国家主流社会的青睐。以丰硕的学术著作和实践验证的事实,广受学术界的重视荣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顾问和美国南加州大学(USC)人体工程学计划主任。值得一提的是美国南加州大学已将人体工程学列为学校二十一世纪重点发展研究学科之一,已聘请李建军教授开设人体工程学课程,同时中国上海复旦大学也已聘任李建军教授为客座教授,讲授东方哲学思想与西方现实科学的融汇和比对。
经过多年的研究,李建军教授的苦心与付出终于有了可人的收获——李建军教授已经基本完成了“人体工程学”学术总纲。
2.人民文学出版社副编审

男,汉族,1963年生,陕西富县人。1986年从延安大学中文系提前一年毕业,并被破格录取到中国人民大学文艺学专业研究生班学习,获硕士学位;1996-1999年在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学习,获博士学位。现为人民文学出版社副编审。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主要从事小说理论研究及现当代小说评论。先后在各种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及评论文章百余篇。著有专著《宁静的丰收》、《小说的纪律》、《小说修辞研究》及编著数种。
曾获“冯牧文学奖 青年批评家奖”、《文艺争鸣》优秀论文奖、《南方文坛》优秀论文奖、《北京文学》文学评论奖。《上海文学》优秀论文奖以及2002年度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等。
3.北京市门头沟区人民政府副区长

男,1966年11月出生,汉族,宁夏平罗人。1989年7月参加工作,1993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
负责教育、文化、卫生、体育和档案史志方面工作。
兼任区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主任、区公民献血委员会主任、区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主任、区红十字会会长。
分管区教委(财贸干校)、区文委、区卫生局、区体育局、区档案史志局、区广播电视中心。
联系区工会、团区委、区妇联。
4.佛山科技学院动物医学系讲师男,1969年8月生,山东省青岛人。兽医学讲师,在读博士生。
教育背景:
1992年9月~1996年7月,在山东农业大学读兽医专业本科。
1996年9月~1999年7月,在山东农业大学攻读临床兽医学专业硕士,研究方向是经济动物和小动物外科。获农学硕士学位。
2003年9月至今,在华南农业大学临床兽医学教研室攻读博士学位。
教学情况:
1999 年7月至今,在佛山科技学院动物医学系任教。主要承担《兽医外科学》、《犬猫疾病学》和《实验动物学》的教学工作。 2003 、 2004 学年连续两年学校教学质量评估优秀。
指导学生进行毕业设计,有两名学生毕业论文被评为优秀。
科研情况:
佛山科技学院校级课题一项、 6000 元。
珠海市畜牧办横向课题一项, 3 万元。
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 20 多篇。
其它获奖情况:
2003 年被评为学校优秀党员; 2002 年被评为学校优秀班主任; 2001 、 2002 年年度考核优秀。
5.中国医学科学院心血管教授1

975年-1978年为湖北省钟祥县下乡知青。
1983年和1986年分获武汉大学医学院学士和心血管内科硕士学位。
1991年国家教委选拔赴日本九州大学医学部心血管内科作访问学者,
1995年11月获该大学医学博士学位,后赴美国路易斯维尔大学医学部心血管内科博士后工作。
1997年底回国,现任中国医学科学院暨中国协和医科大学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冠心病诊疗中心副主任,15病区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主要工作为冠心病相关的临床工作,科学研究及介入诊治,主攻研究方向为炎症与动脉粥样硬化。在中国各级医学杂志上发表论文200余篇,在SCI源期刊收录包括《Circulation Research》、《Arteriosclerosis Thrombosis Vascular Biology》、《Cardiovascular Research》、《Gene Therapy》、《Clinical Chemistry》、《Heart》、《Clinical Cardiology》、《Clinica Chemica Acta》、《Coronary Artery Disease》、《Annual of New York Academy Science》、《Journal Cellular Biochemistry》、《Life Science》、《Cytokin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rdiology》、《Acta Cardiologica》、《Acta Pharmacologica Sinica》、《Medical Hypotheses》、《Chinese Medical Journal》等20余种国际心血管专业期刊(SCI收录)发表论文60余篇,影响因子总积分130分。科研成果6项(包括国家科学进步二等奖1项)。参编专著14部(包括国家高等院校统编教材1部)。在研课题包括国家十一五攻关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国家人事部基金共6项。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与发展的炎症机制方面取得一定的创新性成绩并在学术上有一定影响。社会兼职20余项,包括国际性专业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rdiology》、《Coronary Artery Disease》、《Clinica Chimica Acta》、《Heart》、《Journal of Cellular Biochemistry》、《Chinese Medical Journal》、《Journal of Interventional Cardiology》、《Acta Pharmacologica Sinica》特邀审稿人, 《中国分子心脏病杂志》及《中华循环研究杂志》副主编,《中华循环杂志》常委编委,《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中国动脉硬化杂志》、《临床心血管病杂志》、《高血压杂志》等专业期刊编委。
6
6.中国当代书画艺术研究会副会长1966年1月生。大专学历。现为国际美术家联合会会员、日本国艺书道院客座教师、中国当代书画艺术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员、中国书画艺术委员会会员、东方书画艺术研修中心高级书法师、江都书画院艺术顾问、民族艺术家创作委员会委员、武汉大学书画协会特约创作委员等。荣获《世界艺术名人证》、"国际书画名家"荣誉称号、"当代百名优秀文艺家"称号。98年全国书画人才艺术交流会金奖、第二届"中和杯"全国书法大赛三等奖、中华民族杯《世界名人艺术大典》大展赛优秀奖、中南民族艺术家协会第二届美术书法作品展优秀奖、民族腾飞杯中国书画大展赛优秀奖、庆祝建国50周年暨澳门回归中国书画大赛三等奖、99当代书画名家作品大展赛金奖、第二届全国青少年书法美术摄影南京邀请赛银奖等。作品入编《世界名人艺术大典》、《当代书画艺术名家精英大典》等。书画成绩载入《二十一世纪人才库》、《中华骄子》等。97年荣获全区"我为大庆做贡献"先进个人,论文获全区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成果二等奖等。
7.山东大学党委副书记男,汉族,1956年9月出生,山东平度人,中共党员,大学毕业,研究员。1976年9月入山东大学生物系学习;1978年12月留校任教;1980年12月山东大学人事处工作;1986年4月任山东大学人事处副处长;1992年6月任山东大学人事处副处长(正处级);1994年1月任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党委副书记;1997年6月任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党委书记;2002年2月任山东大学党委副书记、威海分校党委书记;2008年4月任山东大学党委副书记。
8.海南省人民医院放射科主任男,海南省人民医院放射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全国委员,磁共振学组成员,中国医师协会放射医师分会全国委员,海南省医院协会放射学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海南省医学会放射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放射学杂志》、《临床放射学杂志》、《实用医学影像杂志》、《放射学实践》、《海南医学》等杂志编委。
1987年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留校在附属湘雅医院放射科工作,1993年医学影像学专业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2004年起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攻读医学影像学博士学位。多次赴国外短期研修或参加学术会议。1993年以来在海南省人民医院放射科工作,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擅长解决CT和MRI诊断问题。作为海南省放射学学科带头人,积极主持引进和开展新技术和新业务,如磁共振波谱(MRS)、弥散张量成像(DTI)、CT引导下穿刺活检和介入治疗等新技术,使海南省人民医院放射科成为全省规模最大、亚专业设置齐全、设备先进、技术领先的影像诊疗中心,已建成全院PACS系统。在国家级专业杂志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其中一篇获海南省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主持和参与完成的科研课题获海南省科技进步四等、二等奖。目前主持和参与科研课题5项,主编和参与编写专著各一部。2001年荣获“海南青年五四奖章”。
9.南京晓庄学院心研所副所长基本情况
李建军,女,1966年8月出生,副教授,硕士,南京晓庄学院心理健康研究所副所长。

兼任:南京市中小学生心理援助中心(“陶老师”工作站)副主任。
专业培训
德中心理治疗研究院主办“中德高级心理治疗师连续培训项目”(认知行为组)结业;
美国A.C.H.E.催眠治疗师培训结业;
台湾暨南大学萧文教授主持焦点短程心理治疗师培训结业;
以及香港 Minuchin 中心主持:结构式家庭治疗高级连续培训班,德中心理治疗研究院主办“中德高级心理治疗师连续培训项目”(精神分析组),萨提亚模式家庭治疗,中科院心理测量等专业培训。
专业及学术团体兼职
南京心理学会副理事长。
专业工作情况
1986年起任教心理学专业课程,曾任教师范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中学生心理辅导、青年心理学、小学生行为矫正等课程;现主要承担本校应用心理学有关专业课程的教学任务。
1997年起,开始从事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以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与实践。
1997年起开始参与南京市中小学心理咨询员系统培训班的培训工作并担任班主任。
2000年起在南京市普教系统干部培训中心为中小学校长、书记开设“学校心理专题”培训课程。
有关科研项目
1、曾参与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大中小学生心理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中小学生心理障碍的教育对策的研究”的项目研究;参与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学校心理教育原理与实施的研究》的项目研究并主持其子课题《学校心理教育的家庭和社区支持系统的研究》的研究;
2、负责江苏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南京中小学校长培训课程内容研究》以及南京晓庄学院科研项目《城市初中“校本培训”操作模式的研究》等项目的研究。
主要成果
参编:
1、《心理学》,韩永昌主编,教育部委托编写的高等师范院校教材,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2、《共赴未来》,中学生家庭教育教材,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02.10.出修订版。
3、国家自学考试教材《心理咨询与辅导》,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7年。
4、《心理教育》(初中二年级,第一编者),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版;
5、《初中心理教育指导》(参编),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版;
6、《携手赴明天》,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1月版;
另有十篇论文发表或获奖:
1、《高师生学习心理的调查与分析》,《高教研究与探索》,2000年第1期;
2、《当今高师生职业情感的调查与分析》,《常州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3期;
3、《关于高师职业心理素质教育的理论思考》,《教育探索》,2001年第8期(获南京市教育学会优秀论文评选一等奖);
4、《发展中国家民办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启示》,人大复印资料《高等教育》,2001年第8期;
5、《关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建设的理论思考》,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结题论文评选二等奖。
6、《浅议与素质教育要求相适应的现代校长岗位培训模式》,《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0年第5期(获南京市教育学会优秀论文评选一等奖)等等。
10.华南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李建军,女,生于1965年8月,河南信阳人,汉族。1995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7年6月参加工作,硕士研究生毕业,副教授。现任华南农业大学党委常委、副书记,兼任纪委书记。
1983年9月―1987年6月就读华中师范大学政治系,毕业至广州外国语学院工作。
1998年9月―2001年7月在中山大学法学院攻读经济法专业硕士研究生,2001年7月毕业并获法学硕士学位。
1997年6月―2001年7月,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社科部工作,先后担任讲师、副教授、哲学系教研室主任;2
001年7月―2002年7月,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社科系德育教研室工作,担任教研室主任、副教授;
2002年7月―2003年1月,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研究生处工作,担任研究生处处长;
2003年1月-2003年8月,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人事处工作,担任人事处处长;
2003年8月―2006年5月,任广州中医药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主管工作
负责纪检、学生工作,分管纪委办公室、党委学生工作部(学生工作处)、党委研究生工作部、校团委、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协助校长分管监察处、审计处。联系林学院、外国语学院、中国致公党华农支部。
11.六安市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李建军,副主任医师,安徽省医疗卫生专家库成员,六安市麻醉学会副主任委员,六安市疼痛学会副主任委员,六安市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库成员。1989年参加工作,任住院医师,1995年担任主治医师,2000年担任副主任医师,2001-2002年在北京大学第一临床学院进修学习临床麻醉及疼痛诊疗一年,2006-2008年任国家援也门医疗队专家,先后赴全国著名的山东省立医院疼痛科及北京中法疼痛治疗中心临床基地(深圳)进修学习疼痛诊治,师从宋文阁、张德仁、吴新民等国内著名的疼痛诊疗临床大师及教授。为头痛、颈肩腰腿疼痛及癌性疼痛等慢性疼痛性疾病诊治,开辟了新的选择,对非疼痛性病症如面神经麻痹(面瘫)、顽固性呃逆等病症诊治也多有良效。同时有多篇论文在国家统计源学术期刊上发表,临床主攻方向:射频疗法、经皮激光间盘减压术、等离子髓核成形术、间盘内电热疗法、臭氧注射疗法、经皮间盘旋切减压术及硬膜外腔镜技术等系列微创介入治疗慢性疼痛。
12.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中医科主任李建军,男,中医科主任。博士,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活血化瘀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危重病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和科研工作近20年。对冠心病及冠脉介入治疗后再狭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扩张性心肌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西医防治有深入研究。并且运用中药治疗疑难杂症、乙型病毒性肝炎、肿瘤放化疗副作用等取得较好疗效。
13.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冠心病诊疗中心副主任李建军 (Jian-Jun Li, MD, PhD) 1957年8月生。于1983和1986年分别获武汉大学医学院医学学士与硕士学位。1991年国家教委选拔赴日本九州大学医学部心内科作访问学者,1995年11月获该大学心内科博士学位,后赴美国路易斯维尔大学心内科做博士后工作。现任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冠心病诊疗中心副主任,15病区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主要工作为冠心病相关的临床诊治与科学研究,研究方向为炎症与动脉粥样硬化。在中国各级医学杂志上发表论文200余篇,SCI源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影响因子总积分200余分(第一和/或通讯作者80余篇)。科研成果6项,参编专著14部(其中英文专著1部)。在研课题包括十一五攻关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事部基金共9项。社会兼职20余项包括国际10余种SCI源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rdiology》、《Coronary Artery Disease》、《Heart》、《Journal of Interventional Cardiology》、《Journal of Cellular Biochemistry》、《Acta Pharmacologica Sinica》、《Pharmacological Reports》、《Clinical Medicine》、《Archive of Medical Science》、《Mediators of Inflammation》特邀审稿人及美国《The Open Nitric Oxide Journal》、《Clinica Chimica Acta》、《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Immunology》杂志编委。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与发展的炎症机制方面取得一定的创新性成绩。2008年度分别被美国出版的《Who’s Who in the World》、《Who’s Who in Medicine and Healthcare》和剑桥大学《2000 Outstanding Intellectuals of the 21st Century》收录。对冠心病(包括介入治疗)、高脂血症、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的诊治有较丰富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