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恨菩提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22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度恨菩提

《红楼梦》第五回贾宝玉神游太虚幻境,曾见四名仙姑,一名痴梦仙姑,一名钟情大士,一名引愁金女,一名度恨菩提。这里显然不是作者的闲来之笔,也并非可有可无,否则作者在“批阅十载,增删五次”的过程中早已删去。刘心武先生认为这中间有两层隐喻含义[1]:一是认为四仙姑的命名暗喻贾宝玉(甚至是所有少男少女)的四个阶段的人生情感经历,即先是“痴然入梦,沉溺于青春期的无邪欢乐”;再是“一见钟情,坠入爱河”;接着又因“少年色嫩不坚牢”,以致引来愁闷,甚至苦闷沉沦;最后是“度恨”,即度过胡愁乱恨,最终迎来“一派澄明坚定”。其二是他又指出四位仙姑暗指着贾宝玉一生中对他影响最大的四名女性,认为痴梦指黛玉,钟情指湘云,引愁指宝钗,度恨指妙玉。周汝昌先生对此作了充分肯定,认为破译的很好,是一种“突破”。

原文如下:

第 五 回

宝玉看毕,无不羡慕。因又请问众仙姑姓名:一名痴梦仙姑,一名钟情大士,一名引愁金女,一名度恨菩提,各各道号不一。少刻,有小丫鬟来调桌安椅,设摆酒馔。真是:琼浆满泛玻璃盏,玉液浓斟琥珀杯。更不用再说那肴馔之盛。宝玉因闻得此酒清香甘冽,异乎寻常,又不禁相问。警幻道:“此酒乃以百花之蕊,万木之汁,加以麟髓之醅,凤乳之酿成,因名为‘万艳同杯’。”宝玉称赏不迭。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