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德
1、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教授

张志德,男,1958年医学院毕业后,一直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外科从事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先后任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大外科副主任、普外科副主任、外总教研室主任、苏大医学院及临床一系教学督导,国务院博士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专家、中华医学会江苏省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江苏省乳腺病学组副组长。 1999年被苏州市政府评为“苏州名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2、山东师范大学教师张志德 性 别 男 出生年月 1963.3 职 称 教授
简 历 1980.09~1984.07 曲阜师范大学化学系读书 学士
1984.09~1987.07 东北师范大学化学系有机化学专业读书 硕士
1987.07~1991.09 青岛科技大学应化系教学
1991.07~1994.07 南开大学化学系有机化学专业读书 博士
1994.07至今 山东师范大学化学系教师
主讲课程:
有机合成 化学文献
研究领域和兴趣:
金属有机化学:主要开展新型有机锡化合物及钛、锆茂金属化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质研究。
精细有机合成化学:主要开展医药、农药、染料、液晶材料、橡塑助剂及其中间体的合成及开发研究。目前正在含氟化学品、手性农药及头孢类抗生素及中间体方面开展研究。
已完成及在研项目:
一、已完成项目
1. 4-氨基吡啶的研制(山东省教育厅项目,已完成,主持)
2. 偶氮二异庚腈合成新工艺研究(山东省教育厅项目,已完成,主持)
3. 254苯胺及相关课题研究(横向课题,已完成,主持)
二、在研项目
1. 氟代氰基苯酚的研制与开发(山东省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主持)
2. 二甲氧基苯甲醛合成新工艺研究(山东省教育厅重点项目,主持)
3. 手性IVB族茂金属化合物高效合成新方法研究(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主持)
4. 高纯度固体醇钠(钾)的研制(济南市青年科技明星计划项目,主持)
5. 3-氟-4-氰基苯酚的研制与开发(横向课题,主持)
科研成果、获奖情况及代表性论文:
1.科研
2,5-二甲氧基-4-氯苯胺生产工艺及技术(400吨/年,主持)
高纯度乙醛肟生产新工艺(1000吨/年,主持)
无水乙醛肟合成新工艺(技术转让,主持)
3-氟-4-氰基苯酚的研制与开发(已完成小试,主持)
头孢呋新中间体-呋喃铵盐的研制与开发(已完成小试,主持)
2.论文
The Reaction between Dicyclopentedienyl Dicarbonyl Titanocene and Aryltin Halides. Heteroatom Chem. , 1995,6(6):601
An ESR Study on the Reaction between Dicarbonyl Titanocene and Aryl-tin Halides.Heteroatom Chem. , 1996,7(2):119
Synthesis and Magnestism of binuclear Nickel(II) Complexes with Tetraacetylethylene Dianion as Bridging Ligand . ,Polish J. Chem. ,1999,73:2053
Synthesis and Structure of α,β-unsaturated CarbonylTin Trichlorides,Chinese Chem Lett ,2004, (to be published)
水杨醛-5-溴水杨酰腙与锌的高灵敏度荧光反应及其应用,应用化学,1997,2):28
汽相萃取法制备无水乙醛肟,现代化工,1999,19(7):22
1,2-二苯乙烷的合成研究,精细石油化工,1998,(4):15
溴系阻燃剂的国内外新进展,精细石油化工,1999,(5):55
无水乙醛肟的制备,化学试剂,2000,22(2):128
计算同步荧光法同时测定萘及其衍生物的研究,山东师大学报,1997,12(1):109
有机锡化合物在有机合成上的应用研究,东北师大学报,1989,(4):41
4-羟基-4’-联苯腈合成研究,青岛科技大学学报,2003,24(4):294
3,5-二溴-4-羟基苯甲腈的合成,青岛科技大学学报,2003,24(4):300
1-苯基-2-吡咯烷酮的合成,精细化工,2004,(10)
“一锅法”合成对羟基苯腈的研究,化学试剂,2004,(已接受)
Ph2SnCl2与原黄酸盐反应的研究, 有机化学,待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