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板乡
青板乡是革命老区之乡。位于横峰县西部,东邻岑阳镇,南接姚家乡,西靠弋阳县,北与葛源镇毗连,离县城13.6公里,面积71平方公里。全乡辖青板、徐村、金鸡、霞阳、排楼、薛家6个行政村,人口1.7万。耕地面积1.7万亩,林地面积7.69万亩,其中用材林面积3.56万亩,全乡森林覆盖率达67%。交通便利,上德公路、岑葛公路穿境而过。境内水资源丰富,农田自流灌溉面积大,葛溪河自北向南贯穿西南,小(二)型水库有7座,库容量158立方米。
青板乡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东北为300米以上的高丘,庙湾岗海拔490米,是境内高点。西南为海拔200—300米的低丘带,中部的徐村、青板、薛家及西南的金鸡一带,海拔100—150米,下阳一带海拔仅60为,耕地多分布在这一带。
气温温和,年平均温度17℃,一月均温5.3℃,七月均温28.8℃,≥5℃的积温59.8℃, ≥10℃的积温5343.8℃,无霜期为260天,年降水量1800毫米。
境内水利资源丰富,农田自流灌溉面积大,葛溪自北向南贯穿境西南。东北有源于山帽凸的周家坊河,自东北向西南经周家坊、青板、金鸡、染店汇入葛溪。建国以来建成小型水库7座,库容158万立方米,可灌溉农田2480亩。
青板乡是个农业大乡,境内有油茶面积25000余亩,占林地面积的33.6%,年产油脂1089公斤,商品率为14%,是县内的主要茶油产区之一,农作物以水稻为主,在17000余亩的耕地中,水稻种植面积达15900余亩。为把农业做大做强,打破单一水稻种植模式,我乡积极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主要是抓好杂交瘦肉型生猪基地,蔬菜基地,大闸蟹养殖基地的建设,树立典型,抓示范,以点带面,引导和激发了广大农民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财政增长的目标。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青板是赣东北苏区主要的革命地区之一,1928年1月3日,在吴先民同志的领导下,举行了青板农民革命暴动。1928年6月25日,方志敏、邵式平、黄道、方志纯等20余人在方胜峰召开了紧急会议,做出了发展壮大红军和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重要决定。同年6月27日由方志敏、邵式平同志亲自领导指挥,在金鸡山粉碎了敌人对弋横苏区的第一次局部性“围剿”,同年10月11日,在茗山岗召开了横峰县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正式成立了县苏维埃政。
新时期。青板乡按照“务实有为、心系群众促和谐;大干快上,狠抓发展求繁荣”的工作要求,紧紧围绕“全力主攻项目,竭力拓宽财源,大力培育产业,努力改善民生,着力提升形象”这条主线,积极实施抓经济、求发展、促和谐的各项举措,大力抓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农业产业化和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实现农民增收、企业增效、财政增长和社会进步,实现全乡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全乡现有工业企业(含县工业园区)共17家,其中产值突破500万元以上的有9家。2007年全乡完成财政税收536万元,较上年度增幅135%。全乡发展各类种养专业户100多户,杂交瘦肉型生猪基地、蔬菜种植基地、优质稻生产基地、板栗基地初见规模。
青板乡山川秀丽,风景如画,民风淳朴,环境优越,是投资兴业的风水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