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堂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22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早堂面是中国沙市的著名的传统早点,有100多年的历史。传说在清朝时,当地一面店老板根据这里的居民起床早,爱吃“油大”,喜欢去外面“过早”的特点,把卖面的时间定在凌晨,故而得名。做早堂面,每晚半夜就开始用活鳝鱼、五花肉、猪大骨熬成乳白色的汤,放入煮熟的面条中,并依次放入用肥猪肉制成的小码,用鸡脯肉、瘦猪肉、酥鳝鱼等制成的小码及猪油、葱花等。其面条柔韧、爽滑,汤鲜而不腻。

早堂面的特点:

味鲜,汤厚.油重,面条劲道

早堂面的原料:

面条:碱水面

汤:大筒子骨和鸡熬制的高汤

配料:精瘦猪肉片(将大块肉用汤煮熟然后切成片)

油汁(将肥肉和肉皮切成末炖制而成)

葱花(本地小嫩葱)

早堂面的做法:

步骤一 将面条煮熟

步骤二 将煮熟的面条捞出用冷水浸一下,掸干,入碗

步骤三 加如高汤

步骤四 加油汁,放上肉片,撒上葱花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