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山寺

清代兴建,位于厦门市鸿山西麓,面积300 平方米。寺前的一巨石,上刻“鸿山织雨”4 字,因过去每逢风雨交加时,由于两山夹峙,劲风回旋,雨随风转,盘旋于绿林悬崖之间,如织布状,遂形成历史上有名的厦门八景之一“鸿山织雨”。嘉兴寨摩岩石刻出于郑成功之手。当年,从鸿山嘉兴寨起,向东经碧山岩、澳仔岭、五老峰,一直绵延到胡里山一带都是郑成功驻军之地。寨前开阔的林间、草坪,是当年郑成功官兵的练功场。寺“攻剿红夷”石刻,系指1622 年荷兰殖民者侵犯厦门,岛上军民奋起抗击的情形。
清代兴建,位于厦门市鸿山西麓,面积300 平方米。寺前的一巨石,上刻“鸿山织雨”4 字,因过去每逢风雨交加时,由于两山夹峙,劲风回旋,雨随风转,盘旋于绿林悬崖之间,如织布状,遂形成历史上有名的厦门八景之一“鸿山织雨”。嘉兴寨摩岩石刻出于郑成功之手。当年,从鸿山嘉兴寨起,向东经碧山岩、澳仔岭、五老峰,一直绵延到胡里山一带都是郑成功驻军之地。寨前开阔的林间、草坪,是当年郑成功官兵的练功场。寺“攻剿红夷”石刻,系指1622 年荷兰殖民者侵犯厦门,岛上军民奋起抗击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