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寿寺塔

1.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县五台乡圣寿寺塔圣寿寺塔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西安城南30公里处秦岭北麓长安县五台乡塔寺沟内。相传建于隋文帝仁寿年间(601~604),原名为"应身大士塔"。为仿木结构楼阁式砖塔,平面呈正方形,共七级,通高33.5米,底边长7.5米。塔的一、三、五、七层的南北两面及二、四、六层的东西两面各开拱券形门洞。塔壁面有柱、枋、斗拱等仿木结构。每层叠涩砌砖出檐,檐下饰有两层菱角牙子。塔顶有7个圆环形铁质相轮。最上面为八角形。向南拾级上山,可达南五台风景游览区。
2.河南省商丘市睢县后台乡阎庄村圣寿寺塔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河南省商丘市睢县后台乡阎庄村西北200米,是睢县著名的宋代文物旅游景点。圣寿寺塔俗称阎塔,为宋代建筑物。虽经多次地震侵袭,风雨剥蚀,仍巍然屹立,1985年省政府曾拨款维修加固。塔身高22米,底座周长28.4米,为平面对称六角,九级密檐式结构。塔身外部每层檐下均用迭涩砖砌,第一层高3米,檐下有南开一半圆形拱圈门。一至六屋外壁嵌砌佛像雕砖数百个,佛像造型各异。塔内为六角形塔心室,室壁佛像砖砌,顶部饰有彩绘图案。为研究我国古代建筑和雕刻艺术提供了实物依据。
圣寿寺塔-历史传说关于圣寿寺和圣寿寺塔,当地还流传有一段古老的传说。相传,大宋时期阎庄村来了一位法号慧普的和尚,他慈眉善目且精于医道,并热心为当地百姓治病疗伤,受到百姓的敬重。 大约过了两年,
忽然村里来了一队兵马,说是奉旨来请慧普和尚回开封一大寺院任住持。原来慧普和尚曾有恩于皇上,由于当地百姓极力挽留,再说他也不愿回到京城。最后,皇上无奈,就下诏在阎庄村扩建寺院,取名圣寿寺,又建起一高塔,叫圣寿寺塔。该塔高22米,平面呈六角形,为九级密檐式砖塔。塔上所嵌佛像有260个,无一雷同。据今年84岁的当地村民韩祖孔介绍,塔下还有神秘的地宫,向四周辐射达几里地,他小时就到里面玩过。令人称奇的是,圣寿寺塔外嵌砌有佛像砖。260块佛像神态各异、栩栩如生,无一雷同,极具历史文物价值。圣寿寺塔塔下有井,通有向四周辐射的神秘地宫。圣寿寺占地50多亩,拥有建筑物100多间,几经风雨战火,大多灰飞烟灭。只有圣寿寺塔依然在蓝天白云下巍然屹立,为研究宋代建筑和雕刻艺术提供了实物依据。圣寿寺塔是我市保存完好且为数不多的古塔之一,与永城的崇法寺齐名,由于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和观赏价值,1963年,圣寿寺塔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了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去年又被国务院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圣寿寺塔-设计结构圣寿寺塔建造十分精巧。塔身分内外两层,外涂白色,东、西、南、北四面设券门,其余四面辟棂窗(假窗),窗由大方砖雕刻而成。最上两层,则八面均辟券门。门为拱券式,券外绘方形图案,设有砖雕门额、门簪。
塔的各层,均叠涩出檐,托出一平台,惟底层有瓦脊。各层檐角皆有挑檐木,外端有铁环,原置有风铎(大铃)。
塔心和外层之间形成八角形环廊,犹如大塔中包着一层小塔。回廊两侧设有25个壁龛,龛内有壁画或泥塑像,回廊顶端有雕花砖天花板,并加彩绘,刻制精美细腻。在塔座基主壁龛内,以及各层回廊的砖壁上,嵌有许多碑刻和名人题咏,对研究宋代历史及古代建筑有重要价值。沿各层砖质梯阶顺级而上,可达塔顶。凌塔顶远眺,平原纵横阡陌,太行峰峦蜿蜒起伏,城市村落,河流道路,历历在目。笔者曾数度登临,每每生发出“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的切实感受。睢县千年古塔——圣寿寺塔从始建至今,已有整整一千年的历史。在长达千年的风雨剥蚀中,此塔经历了十几次地震,但古塔仍巍然耸立。可惜的是,清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六月,塔身东北面自上而下塌落,破坏了这一重要建筑物的完整。从1986年开始,国家文物部门投巨资对其进行整体加固维修,2001年年底已基本竣工,预计2002年年底向社会开放,这一历史名塔将以崭新的面貌重现在世人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