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医学院中药博物馆
北京中医学院(现更名为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博物馆位于北京市和平街北口 11号,邮政编码:100029。
该馆成立于50年代末,当时称中药标本室,隶属于北京中医学院中药系,规模很小,仅1个陈列室,面积不足100平方米,所陈列的中药材种类也仅1000余种,主要为本院教学服务。1988年在香港爱国人士邵逸夫先生资助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投资下,建设逸夫科学馆,1990年建成并投人使用。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包括停车场及馆前小花园),建筑面积3160平方米,为5层现代化建筑。
该馆为逸夫科学馆的主要部分,约占1500平方米。分为中药综合展厅、药用植物标本室、中药材标本室、中药饮片与成药室、贵重中药标本室、药用动物展览橱窗等6厅室。各厅室设备先进,布局合理,各展品陈列体现了科学性、实用性、艺术性的紧密结合。
中药综合展厅陈列常用中药600余种,按照中药的功用排列,分为解表药、清热药、泻下药、祛风湿药、渗湿利尿药、芳香化湿药、温里药、理气药、消食药、驱虫药、止血药、活血化瘀药、安神药、平肝息风药、开窍药、化痰止咳平喘药、补养药、收涩药、涌吐药、外用药等20大类,每种中药相应有原植物或原动物的彩色照片、药材、中药饮片3部分,每大类和每一种中药都配有中英两套说明文字。这个综合展厅还陈列了几大珍贵药用动物鹿、磨等以及多种珍贵的动物类与植物类药材。本展厅的展览内容与排列方式,既能充分满足中医学专业学生学习中药的需要,又能满足中药学各专业学生学习中药的需要,更能适应国内外学者、专家的参观与学习,适用面广,利用率高,是学生学习与实习、学者专家参观与学术交流的重要场所。
药用植物标本室计划收藏陈列我国具有医疗价值的各类药用植物蜡叶标本约计7000余种,30000余份,现已收藏3000余种,12000余份,按照恩格勒植物分类系统排列,是药用植物学、药材学、中药鉴定学、中草药化学等学科的学习与研究的好课堂。
中药材标本室已收藏陈列2500余种中药材,计划收藏我国具有医疗价值的中药材标本7000余种,除正品外,还收藏各类中药材的混乱品种与伪品。按照中药材的来源与药用部位排列,分为根与根茎类药材、茎术类药材、皮类药材、叶类药材、花类药材、种子果实类药材、全草类药材、藻、菌、地衣类药材、树脂类药材、动物类药材、矿物类药材以及其他类药材等12大类。在这个展室既能看到各种优质的道地药材,也能看到药材的多种伪品与混乱品种,为学习药材与辨别药材真伪优劣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各类实物标本。
中药饮片与成药室,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各类中药饮片,收藏陈列2000余种,按照中药的功用排列(与中药综合展厅排列类同);二是各类中成药,已收藏陈列近1000种,计划收藏全国各地区生产的常用中成药2000余种,按照地区或生产厂家排列。这个陈列室为中医、中药各专业学生、教师及从事中药调剂、销售的有关人员学习研究与识别各种中药饮片及各种中成药提供了理想场所。
贵重中药标本室包括贵重中药与毒剧中药两部分,各收藏陈列100余种;此外还收藏少数中药药效成分的化学标准品。在这个陈列室可以看到中药中的珍品,是识别贵重中药与毒剧中药的好地方。
药用动物展览橱窗陈列展览了我国生产的各类药用动物剥制与浸制标本200余种,按照动物分类系统排列。这个展览橱窗是药用动物王国的缩影。
本馆办馆宗旨是:为教学与科学研究服务,为弘扬中医药成就,把中医药学推向世界出力。本馆也是国内外专家、学者参观学习的主要场所。仅1991年共接待学生学习与国内外宾客共10000余人,其中学生的学习与实习近2000人次,接待外宾共计60余国家和地区,1900余人次。
该馆印有简介,简要介绍了馆的概况及各厅室的情况。并设有中药资源研究室,其中有供学生与教师实验研究用的实验室、研究室、标本鉴定室、标本制作室等,担负中药资源学、药用动物学的教学与科学研究,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及馆的建设管理。此外,该馆还设有供学生学习看标本及参观者休息的两个长廊,可同时容纳60余人的学习与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