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德芳
【赵德芳简介】赵德芳(959年-981年),宋太祖赵匡胤第四子,是宋真宗的堂兄。其三叔宋太宗继位后被封为兴元尹。
《宋史》说太祖驾崩时,宋皇后(952年-995年)急令内侍王继恩召太子秦王德芳入宫,王继恩却拿着遗诏去找晋王赵光义。后来赵光义继位,即宋太宗。因为宋太宗以弟之身分即位,世人普遍流传著“烛影斧声”疑案,认为宋太宗是谋杀太祖而篡位。
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德芳之兄赵德昭被宋太宗逼迫自杀。太平兴国六年(981年)赵德芳病死,英年早逝,享年二十三岁。因为赵德芳兄弟在短时间内连续死亡,许多人怀疑德芳死因不单纯,定与宋太宗有关。
赵德芳死后,谥康惠,赠中书令、岐王。后加封太师,改封楚王。其六世孙为宋孝宗,七世孙为宋光宗,八世孙为宋宁宗。
【赵德芳“家谱”】父亲:
宋太祖-赵匡胤【天成二年二月十六日夜三更】
赵氏姓名中字:宏匡德惟从世令子伯师希与孟由宜秉
太祖原配:
贺氏:【右千牛卫率府率贺景思长女】
显得5年-西元958年病逝
赵德芳生母:
王氏【後周巢国公之女】
待人仁慈,恭勤不懈,亲下厨,善古琴,虔信佛教。
生育三子女
乾德元年963年病逝-葬于安陵之北
赵德芳养母:
宋氏:【父亲左卫上将军宋廷渥长女】【母亲:後汉高祖刘知远之女永甯公主】
对太祖两子照顾有佳,尤其偏爱德芳,经常提及立德芳为太子之事,太祖驾崩当晚急召德芳,因为他是唯一值得倚重之人,但最终赶来的却是即位的太宗皇帝赵光义。
至道元年995年4月二十八日逝世-终年44岁
兄弟:
长兄[太祖二子]:赵德昭-字日新【贺氏子】乾德二年出阁,时年14,封贵州防御使;开宝六年封兴元尹。
一生寡言,喜读书,淡泊名利,但心情刚烈。后因在太宗面前进言给将士封功,被太宗训道:等你做了皇帝再说!因此惶恐不安,回宫后自杀身亡(979年)。后追封中书令-魏王
另两位兄长:
太祖长子:滕王赵德秀夭亡
太祖三子:舒王赵德林夭亡
姐妹:
申国公主早亡
成国公主早亡
永国公主早亡
魏国大长公主(昭庆公主)嫁王审琦之子王承衍
鲁国大长公主(延庆公主)嫁石守信之子石保吉
陈国大长公主(永庆公主)嫁魏咸信
【赵德芳资料】出生:959年
太祖幼子
开宝九年出阁,时年17岁,封团练使、贵州防御使
太宗即位,封山南西道节度使、同平章事、兴元尹 检校太尉
岳父:焦继勋【开宝八年娶知河南府、彰德节度使(相州),右武卫上将军焦继勋女,时年十七岁】-资料仍在查实中
德芳“世系表”:
宋太祖赵匡胤--秦王赵德芳--英国公赵惟宪--新兴侯赵从郁--华阴侯赵世将--东头供奉赵令[言会]--秀王赵子[人爪冉]--宋孝宗赵伯琮(七世孙)--光宗赵惇--甯宗赵扩--理宗赵与莒(昀)
【赵德芳子嗣篇+其他传闻】德芳子嗣3人:
惟叙【字:懋功】
长子高平郡王赵惟叙(976-1011)。字懋功,性纯谨,颇好学,为官谨言慎行。
端拱初,授左武卫将军。累迁左卫将军,领勤州刺史。大中祥符四年(1011),从祀汾阴,拜左千牛卫大将军。
八月卒,年三十五,赠怀州防御使,追封河内侯。明道二年,加赠保静军节度观察留後、高平郡公。
(神宗)治平四年(1067)十二月九日诏入内内侍省:「皇亲薨,内尊属正任刺史以上即幸其宫临奠,虽尊属官未及正任刺史以者更不临奠,缌麻已上亲虽非尊属,及官未及正任刺史,本省临时取旨,多特临奠.」
-----孙:从照【安国公】 从溥【右侍禁内殿崇班,建州观察使】
惟宪【字:有则】-英国公
英国公赵惟宪(978-1016)。妻:和夫人。女:披霞郡主赵瑶。惟宪字有则,美丰仪,少颇纵肆,长修谨,善射,好吟咏,多读道书。端拱初,授左屯卫将军,累迁左羽林将军、领演州刺史,加左卫大将军、领贺州团练使,真拜资州团练使。大中祥符九年五月卒,年三十八。赠安德军节度使兼侍中、英国公。
子赵从郁,新兴侯,墓志称 赠昭信军节度使兼侍中 任潭王
子赵从式,始封安定郡王。
子赵从演,礼宾副使。
子赵从戎、赵从戒、赵从湜,并内殿崇班。
子赵从贲,供奉官。
子赵从郁右班殿值,十迁至左屯卫大将军文州刺史
-----孙:从郁 从式 从演 从戎 从戒 从是 从贲
惟能【字:若拙】
幼子南康郡公赵惟能(980-1008),字若拙。端拱初,授右屯卫将军,累迁右神武军将军。
大中祥符元年五月卒,年三十。赠蔡州防御使、张掖侯。明道二年,加赠集庆军节度观察留後、南康郡公。
-----孙:从古 从善 从贽
其他:
因德芳年纪最小,固太宗皇帝甚为宠爱,仍称为皇子,常赐财物,加封官爵
但因太祖驾崩之时,宋皇后召他入宫,德芳深恐太宗皇帝追究此事,惶惶不可终日,加上唯一的兄长自杀身亡,心理受到了极大压力,终於一病不起。
太平兴国六年三月去世,谥康惠,年仅二十三岁。
太宗皇帝甚为悲痛,在德芳灵柩前哭泣,废朝五日,追封中书令-岐王 【以後的君王又追封德芳:楚王 太师 秦王等封号】
传闻:
赵德芳曾建立八角城兵镇-受到皇帝嘉奖
赵德芳陵穴后被大水冲毁,至今找不到准确下葬之处
但世事难测,南宋第二代皇帝就是德芳的後代,因南宋高宗赵构无子嗣,又想到太祖开国,其子嗣竟不能继承大位,因而选太祖後人进宫,最後选定赵伯琮【後改名赵睿,孝宗皇帝】-他就是为岳飞平反的皇帝
德芳後人皇帝者共四人,其他三位是【光宗赵惇-甯宗赵扩-理宗赵与莒(昀)】
後又无子嗣,选德芳兄长德昭後人为帝,也传四人【 度宗赵孟启(十一世孙)-恭帝赵显,端帝赵罡,卫王赵昺(宋朝最後一个小皇帝,後大臣背负投海,将士也随之投海,一时间海上浮屍一片,皇族其他人均跑到郑家堡躲避元军屠杀,郑家堡人为保护皇室,均改姓为赵,赵氏皇族则均改姓郑,今香港宋王台便是纪念他们的)】
算起来太祖、太宗皇帝後人做皇帝,总加都是9人。也算“平分天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