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江乡

水江乡辖区面积64平方公里,人口24000人,辖管水江、集福、新村、上洞、小洞、沧溪、快荣、中源、塘下、畔龙等10个村委会,135个村民小组,耕地9000亩,林地68000亩,储藏丰富的金、银、铜、煤、铁、锡、钛等矿产,盛产红薯、药材、百合,养殖业发达,以牛、羊、猪、野生珍禽为主。
水江乡位处宜春市袁州区西北部,毗邻萍乡市东源、鸡冠山、桐木等乡镇,与湖南浏阳文家市等地相呼应,与长沙星城遥遥相望,仅存4公里之距的320国道上呼啸而过的车辆不断把水江人的遐思与憧憬带到全国各省市,独特的区位条件和丰富的资源储藏造就了水江后发之势机遇无穷,潜力无限。
水江作为革命老区,为新中国的诞生奉献出了480多名永垂不朽的烈士,巍巍矗立的烈士纪念塔,完好古朴的毛泽东故居,飞夺泸定桥七十二勇士之一刘梓华英勇行为,即将开拍上映电视剧《血情》主人公三陀古黄开泰的传奇故事,无不在向世人娓娓诉说着水江难以忘却的记忆与辉煌的历史,无不在默默展示着水江从战争年代一路走来的磨难与沧桑,无不在传神地再现了水江人为维护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为追求真理与幸福而进行不屈不挠的抗争与奋斗的壮美而真实的画面。过去的水江铸就了叫人自豪的革命老区、传奇圣地,现在的水江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正以只争朝夕的拼搏进取向崭新的时代迸发令人鼓舞的朝气与活力,打造了水江发展新平台,塑造了水江发展新形象。
水江,现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水江乡党委、政府作出了努力把水江建设成为宜春市袁州区煤炭、花炮传统产业主产区,周边城区的生态农业基地,周边贸易经济交汇中心。全力推进传统产业立乡、工业企业富乡、生态农业强乡、环境优化兴乡四大战略。经济建设得到加强,基础建设得到延伸,社会和谐得到深化。
水江,依托丰富的劳力资源与矿产资源,“两矿四厂”传统产业扬优成势,神山坑煤矿与禁山冲煤矿年产煤达6万吨,湘赣花炮厂、利民花炮厂、中原花炮厂、小洞出口花炮等四个花炮厂产品设计多样,畅销国内外。
水江,依托公平竞争的市场,金豪集团与市九建公司等外向经济发展领域不断拓宽,其中金豪集团公司以房产开发、路桥建筑、采矿冶炼、农业开发为主导产业,业务遍布宜春、吉安、鹰潭、云南、山东等地,金豪集团公司的发展缩写了当代水江人千方百计创业的精彩篇章。
水江,依托在外乡贤人才,社会事业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各界的大力支持,正以月新日异的发展变化追随着时代节拍。
水江人正在奋起直追,正在精心谋划,正在殚精竭虑,正在意气风发地刷新水江发展历史。
水江,两万多人民是勤劳淳朴、热情好客、开明开放、重情重义、崇尚武术、高手如林,素有“武术之乡”之美名。水江不仅是有志之士投资开发的热土,而且更是重情之孝男信女朝拜的好去处。
水江,小洞麻衣庙香火鼎盛,8月中旬,庙会香客络绎不绝。关于此庙有以下传说,有个杨姓读书人,数番考学不第后,终于心灰意冷,便下决心苦学医术,以求谋生。数年过去,医术精进,成为一个远近有名的走方郎中。有一次,他行医至百里外,人报母病,乃急匆匆往家里赶。可惜还是迟了一步,老母不待其归,竟撒手西去。杨大恸,身披麻衣大服,含泪葬罢慈母。然后闭门不出,衣麻结绳守孝三年。三年满后,杨郎中是不是感到作为医生竟不能亲手为母疗病挽回其生命而深深自责呢?反正他不想活了,竟投水自尽,以死谢母恩。乡人感其孝心,建庙纪念之,称杨孝仙庙,俗称麻衣庙。庙大近1000平方米,内立杨孝子并父母塑像,并没有恤孤祠,公婆殿等附属设施。还有一口高一米多的大铁钟,上铸铭文曰:“帝遒遐昌”、“皇图巩固”,彩绘雕梁,厢房藻井,气象颇不俗,是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对象。水江人立此庙的宗旨意在弘扬孝文化,讲究孝道,孝顺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水江人因此而美名远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