β-内酰胺酶
(β-lactamase)
细菌产生的能水解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本科,可水解β-内酰胺类抗生素。已发现二百多种β-内酰胺酶。青霉素酶的分类方法主要有两种,分子生物学方法和BUSH法。分子生物学法将酶分为四类。A类酶包括多种质粒编码的青霉素酶,活性部位为丝氨酸残基,分子量为29kDa。B类酶为金属酶,由染色体或质粒编码,酶活性需锌离子参与,可被乙二胺四乙酸(EDTA)抑制。C类酶的活性部位为丝氨酸残基,分子量为39kDa,其产生与诱导剂有关。C类酶主要指染色体编码的头孢菌素酶(AmpC酶)。D类酶又称为OXA型(水解苯唑西林)β-内酰胺酶。另一种分类方法为BUSH分类法,依底物及抑制剂谱不同,也将酶分为4类。第一类为头孢菌素酶(AmpC酶),由染色体介导。第二类为青霉素酶和超广谱酶。第三类为金属酶。第四类为其它不能被克拉维酸完全抑制的青霉素酶。
β-内酰胺酶的应用:
1.环境中残留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清除。
2.医疗器械残留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清除。
3.β-内酰胺类抗生素效价测定中本底的清除。
4.β-内酰胺类抗生素微生物限度检验及无菌检测。
β-内酰胺酶的检测:
牛奶中β-内酰胺酶的检测,目前可行方法有微生物培养法及碘量法。
微生物培养法:利用克拉维酸、舒巴坦的特异性抑制β-内酰胺酶的特点做细菌培养,通过测量抑菌圈得出结果。该方法可以检测出牛奶中未反应完全(未失活)的β-内酰胺酶,可用于检测未经过任何加工的牛奶。检出限较低。
碘量法:利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水解产物青霉噻唑酸与淀粉竞争游离碘,通过观察颜色可得出结果,建议实验过程中使用阴性和阳性对照样,以便更准确的判断。该方法可检出牛奶中已反应及未反应的β-内酰胺酶,可用于检测鲜奶及奶制品中的β-内酰胺酶。检出限较高。
人β-内酰胺酶的检测,由于人体内产生的人β-内酰胺酶只有一种,并不像牛奶中β-内酰胺酶那样复杂,故可用酶联免疫法检测。检出限根据各厂家产品不同略有差异,但一般为纳克级。(目前牛奶中β-内酰胺酶较复杂,种类繁多,无法判断出是哪类β-内酰胺酶固不可用酶联免疫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