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耐量减低
1.糖耐量减低(IGT);糖耐量减低以往称无症状糖尿病,又称化学性糖尿病、隐性糖尿病,糖尿病前期.IGT是糖代谢介于正常与糖尿病之间的中间状态.所有2型糖尿病患者,几乎都要经过糖耐量减低这个阶段.
2.诊断:糖耐量减低应具备下列三条:空腹血糖<7.8mmol/L;口服75g葡萄糖后2小时血糖>7.8mmol/L<11.1mmol/L,口服75g葡萄糖后0.5小时、1 小时、1.5小时三点中至少有一点血糖>11.1mmol/L。
3.治疗:IGT的干预治疗有非药物性和药物性两方面。非药物性包括饮食干预,如限制饮食摄入的总热量及脂肪成分,限制饮酒、少吃糖,鼓励多食含铬、镁等微量元素的粗粮及新鲜蔬菜,高纤维食物。运动干预,一般应采取中度体力活动,使热量消耗增加,体型过胖者应使体重减轻7左右。事实证明,长期控制饮食及增加体力活动有可能预防糖尿病的发生。药物干预治疗正在世界多国积极施行之中。常用的药物有二甲双胍,噻唑烷二酮类药,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磺脲类降糖药等。这些药物主要是分别通过改善胰岛素抵抗;增加IGT患者的葡萄糖移出率及胰岛素敏感指数,并降低空腹及餐后胰岛素水平。通过减慢双糖和淀粉类多糖转变为葡萄糖,从而降低餐后高血糖、减轻β细胞的刺激,降低高胰岛素血症。
4.危害:患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的风险都加大.
5.注意:糖耐量减低者的血糖虽然高于正常,却不够糖尿病标准,也不能诊断为隐性糖尿病,它不是糖尿病.但每年都有百分之一到百分之五的病人发展成糖尿病.
糖耐量减低的特征是:① 糖耐量曲线异常但不足以诊断为糖尿病。②长期随访中半数以上病人可转化为正常糖耐量曲线,少数转化为真正糖尿病。③此组病人发生大血管病变伴动脉粥样硬化者较正常人明显增多,且伴有冠心病危险因子(包括高血压、高血脂、肥胖症及年龄因素等)者明显增多,故并非正常人。④虽经D860长期治疗不能防止其发生心血管病变与发展为糖尿病,但少数经饮食治疗后如体重减轻者可使糖耐量曲线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