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05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古代的一种蒸饼,以面做成。宋代,寒食清明之际,有食枣馉及插枣馉于门楣之俗。《玉篇.食部》:“馉,饼也。”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清明节》:“寒食节前一日,谓之炊熟,用面造枣馉飞燕,柳条串之,插于门楣,谓之‘子推馉’。”又:“都城之歌儿舞女,遍满园亭,抵暮而归。各携枣、炊饼......名花异果,山亭戏具,鸭卵鸡雏,谓之门外士仪。”宋陆游《老学庵笔记》:“淳熙间,集英殿宴金国人使九盏......(第九)枣馉子、髓饼、白胡饼、环饼。”清方以智《通雅.饮食》:“馉子,粘果。”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