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豆瓣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24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黄豆瓣

黄豆瓣花黄豆瓣,属豆瓣兰品种。全称:黄花豆瓣兰。豆瓣兰类属品种,春天开花,一秆花开一朵,花色如青豆壳内的豆瓣,色绿,故又名豆瓣绿、绿豆瓣、鹦哥绿。黄豆瓣是豆瓣兰中的色优品种,富丽豪气,眼感异样,出类而拔萃。这品兰花,花色鹅黄淡雅,秆黄、瓣黄、丝纹黄,捧瓣下幅起红丝,分外彩丽。两个副瓣上挑,夹角大于180°,为飞肩瓣。兰中飞肩瓣极少见,偶有发现。(《滇兰品位识鉴》陈贵著·云南科技出版社)

黄豆瓣儿与良马嘉庆年间,满族学者西清在他的《黑龙江外记》对一种被称为黄豆瓣儿的野鸟和呼伦贝尔及布特哈(今讷河市博尔多)所产的良马有这样的记载:

“呼伦贝尔养马于他域者,秋日闻黄豆瓣儿声,辄垂头不食,即厩中腾踔嘶鸣,思还故土。其去也,绝靷而驰,蓦山越涧,不复由故道,布特哈马依然。将军那启泰有爱马,布特哈种,一日闻黄豆瓣儿,逸去,踪迹之,马方长嘶主人穹庐外,迁之不动,棰之则蹄啮并施,若欲甘心者,物类之相敢如此。”

西清的这段记载,说明了不但呼伦贝尔所养的马,在秋季里听到黄豆瓣儿的叫声,垂头不食,在马圈中腾踔嘶鸣,思还故土,而且凡是呼伦贝尔养于他地的马,同布特哈的马一样,脱缰奔走之后,便不想回来。

有关黄豆瓣儿,《黑龙江志稿》卷62《艺文志·文征》中有两首《黄豆瓣儿曲》的古风诗作,一为程煐所作,一为刘凤诰所作。二人同为清嘉庆年间流放到黑龙江的著名文人,均有诗才,经常一起诗酒唱和,排遣时光。不但过从甚密,甚至有生死相托之交。

程煐的《黄豆瓣儿曲》是这样写的:

“山鸟人呼黄豆瓣,班马闻声意撩乱。鸟亦不知何所言,马亦不知何所恋。得非红豆相思种,化作金衣啼别怨。一声两声出云霄,万里骁腾气不骄。回头却依北风立。欲行不行鸣萧萧。偶疏羁靮辄返走,逸不能止求其曹。君不见望帝思归深箐黑,蜀道如天啼血碧。又不见黄陵花落暮春时,烟水茫茫行不得。猗嗟此鸟奋其羽,一片相思作乡语……”

刘凤诰的《黄豆瓣儿曲》诗前有一小序,通过小序记载可知,黄豆瓣儿,索伦语为达克登郭尔。布特哈交易来的良马,每到七八月间,听到黄豆瓣儿的叫声,辄嘶鸣不食,养马的人无法控制它。马挣脱了缰绳之后飞驰奔走,登山越涧,不再回来。虽然沿着老路找到了马也是强迫它回来,此外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这段小序正好和《黑龙江外记》的记载相互印证。

刘凤诰的《黄豆瓣儿曲》是这样写的:

“豆瓣儿,飞复飞。朝食草子暮草栖,飞飞高高复飞下,王孙挟弹不得射。豆瓣儿,乐莫乐。人家燕雀工处幕,汝独仓黄止屋角,纥干山头风雨恶。豆瓣儿,何处啼。啼复啼时时可悲,一声两声乌夜怨,三声四声马肠断。不愿络黄金鞿,亦不愿守苜蓿肥。但愿主人视我鸱鸢啄疮肉,忍为牧厮厩。卒日夕,相嘲箠。吁嗟乎,豆瓣儿。”

那么,黄豆瓣儿究竟是什么鸟呢?经查《黑龙江鸟类志》才知道,原来所说的黄豆瓣儿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烙铁背,学名黄胸鵐。

其实这两首诗是把作者自己比作流落他乡的良马和伤心的越鸟,无故获“罪”,久羁异域他乡,借咏黄豆瓣儿来抒发怀念自己故乡盼归归不得的苦闷心情。特别是程煐的《黄豆瓣儿曲》苍凉沉郁,运用比兴的手法把流人盼归的思想表现得深沉细腻,凄婉苍凉,非常感人。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