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章丘危山汉代墓葬与陪葬坑及陶窑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24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山东章丘危山汉代墓葬与陪葬坑及陶窑

山东章丘危山汉代墓葬与陪葬坑及陶窑

发掘单位: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济南市考古研究所章丘市博物馆

领队:王守功

时代:汉代

危山位于章丘市西部,四周是山前平原,孤山独立,发掘共发现汉代陪葬坑三座(其中4号坑遭破坏),墓葬30余座,陶窑3座,出土了大批彩绘陶车、马、仪仗俑群等文物。

陪葬坑均南北向。其中一号陪葬坑长9.7米,宽1.9米,坑内车马俑摆放反映了王侯贵族出行的场面。共出土陶俑173个,马56匹,4辆陶马车,90余面盾牌。二号坑规模较小,内摆放了11个木质器物箱,箱内遗物大多腐朽,有 4个箱内分别摆放了陶车、马、俑等。二号坑内出土的陶俑多为女俑。从摆放的器物看,二号坑与一号坑所反映的内容不同。陪葬坑内出土的车、马、俑均有彩绘,陶俑的彩绘主要表现了衣冠服饰;车马的彩绘主要表现车马的配饰。对彩绘的保护和研究,为汉代服饰及车马的组装及系驾法研究提供了实物依据。

危山车马俑坑中,出土陶车5辆,有双辕车和单辕车两类,车的构件除车轴及伞盖的杠外,均为陶土烧制而成的,一辆车的构件,多的达100余个,为汉代车的研究提供了完好的实物资料。

发现的三座陶窑,从其填土及周围堆积情况看,应为主要烧制车、马、俑的陶窑。陶窑出土的车、马、俑的残片与一号陪葬坑内出土的基本一致,说明一号陪葬坑出土的车马俑应该是在当地烧制的。此外在陶窑及其周围发现的大量残破车马俑,以及采集到大量的残破的陶俑和少量马、车的模具,为车、马、俑的制作研究提供了大量的标本。对危山顶部的大型墓葬的勘探,基本了解了该墓葬的形状、形制和规模。对危山北坡发现的部分墓葬进行了清理。发现的墓葬多集中在陪葬坑周围。墓葬中除随葬生活用品外,在东器物箱内随葬了大量的兵器,其中一件铜弩机上有错金银花纹,制作考究。

从危山陶窑周围出土的陶器及墓葬出土随葬品分析,危山发现的墓葬、陪葬坑及陶窑等大致属西汉早期或中期早段。危山汉代陪葬坑及墓葬的调查、勘探和发掘工作所取得的资料,为汉代济南国历史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