谱线位移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24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谱线位移[1](displacement of spectral line )

泛指谱线偏离正常频率位置的现象。引起谱线位移的原因很多种。例如﹐当光源沿视线方向运动时﹐它发出的谱线频率会发生变化﹐这就是多普勒效应。多普勒效应所引起的谱线位移被广泛地应用于天文学研究中。又例如测量天体的视向运动速度和自转速度﹐研究双星的运动等等。

光源处于强引力场也会引起谱线向红端位移。例如白矮星表面的引力场很强﹐观测已经证实了白矮星谱线有引力红移。此外﹐像二次斯塔克效应﹑辐射原子和中性氢原子的碰撞过程等都可能产生谱线位移。在星系世界里面﹐已经发现绝大多数河外星系和全部类星体的光谱位移。目前观测到天体的最大谱线位移﹐是类星体的谱线红移。有的类星体的谱线位移量达到谱线原来波长的 3.5倍。河外天体的这种红移大多认为是宇宙学红移。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