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治法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24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外治法

外治法,医疗技术名。泛指非内服药物之外所用施术于体表或以药物、器具从体外进行治疗的方法,包括肛门、阴道、鼻腔、耳道以日光浴、沙疗、蜡疗、水疗、薰洗等等物理、化学疗法。《素问·至真要大论》:“内者内治,外者外治。”外治法在我国历史悠久,内容丰富,早已是一门专门学问。《五十二病方》及《内经》已均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张仲景撰《伤寒卒病论》时,已总结有针、灸、温、烙、熨、药摩、坐药、洗浴、润导、浸足、灌耳、人工呼吸等等外治法与外治技术。针灸疗法形成专门学问后,外治法范畴与概念产生了变化,针灸已由外治法概念中分离。因此,外治法专著多已不包括针灸疗法与理论。我国最有影响的外治法专书有赵学敏编《串雅内编》(1759年),吴尚先编《理瀹骈文》(1864年),邹存淦编《外治寿世方》(1877年)等。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