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罕默德五世
穆罕默德五世(Muhammad V,1844~1918)
奥斯曼帝国第三十五任素丹(1909~1918在位)。全名穆罕默德·拉沙德·本·阿卜杜勒·麦吉德·本·马哈茂德。
生于伊斯坦布尔。早年曾接受伊斯兰教传统教育,对奥斯曼帝国历史和波斯文学有所研究。1909年,在其兄阿卜杜勒·哈米德被废黜后即位。时值奥斯曼帝国第二次立宪运动正在兴起,政府实权为青年土耳其党组织的统一和进步委员会所控制,穆罕默德遂成为该党建立君主立宪制的理想人选,被拥立为新素丹,在宣誓遵守修改了的1876年宪法后就职。在位期间,帝国版图为欧洲列强所肢解;1910年,北非的的黎波里为意大利人占领;1912~1913年,欧洲属地在两次巴尔干战争中几乎全部丧失。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奥斯曼帝国加入德、奥同盟国,同英、法、俄协约国作战。此时,穆罕默德打起“圣战”旗帜,竭力宣扬泛伊斯兰主义,号召所有穆斯林团结一致,同非穆斯林进行斗争,力图维持其在中东阿拉伯地区的穆斯林君主地位,结果反为蓬勃兴起的阿拉伯民族独立运动所败,丧失了广大中东地区。具有600余年历史的奥斯曼帝国逐渐解体,素丹名存实亡。
(杨宗山)
穆罕默德五世(1909~1961)

Muhammad V
摩洛哥王国苏丹(1927~1953),国王(1957~1961)。即希迪·穆罕默德·本·优素福。1927年继承其父穆莱·优素福为摩洛哥阿拉维王朝第29任苏丹。他具有较强烈的民族主义思想,1950年提出要求修改《非斯条约》,遭到法国拒绝。1951年,法国挑起柏柏尔部落叛乱来反对他。1953年8月,他因拒绝在法国拟订的欺骗性“改革”法案上签字,被法国废黜,父子一同被放逐到科西嘉,后又放逐到马达加斯加。此事激起摩洛哥全国人民反对,不少地区展开了武装斗争。法国被迫恢复其苏丹职位。1955年他从流放地马达加斯加回国,组织新政府和法国谈判。1956年法国承认摩洛哥独立。
1957年8月摩洛哥改为王国,他即国王位,称穆罕默德五世。1958年收回被西班牙划为“西属摩洛哥”的南部伊夫尼地区,1960年又收回“国际共管”的丹吉尔。[1]1961年2月卒于拉巴特。在摩洛哥有“国父”的盛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