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堤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05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古堤名。故址在今河南开封汴河一带,因筑于隋代,故名。隋炀帝大业元年,开通济渠,自西苑引谷水、洛水入黄河;自板渚引黄河入汴水,经泗水达淮河;又开邗沟,自山阳至扬子入长江。渠广40步,旁筑御道,种柳成行夹流水,西自黄河东至淮,绿影之情。唐白居易《隋堤柳》诗:“隋堤柳,岁久年深尽衰朽,风飘飘兮雨萧萧,三株两株汴河口。”唐刘禹锡《柳絮》:“何处好风偏似雪,隋河堤坝上古江津。”后蜀何光远《鉴戒录.亡国音》:“炀帝将幸江都,开汴河,种柳,至今号曰‘隋堤’。”宋周邦彦《兰陵王》词:“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

隋堤位于永城市中部郑(州)永(城)公路线上,西起马牧乡郑店,东至侯岭乡呼庄,绵延45公里,呈土岗状,高出地面0.5~2米不等。隋大业元年(605)开通济渠,现两岸筑堤植桃、柳,供炀帝杨广乘龙舟游江南时观赏。北宋时称汴河,后河道淤没,堤址仍存。此为堤岸旧址比较明显的一段。旧时“隋堤烟柳”为永城八景之一。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