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纹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24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谷纹

谷纹:玉器上的一种纹饰,形如倒写的e字母。谷纹最早出现在春秋时期的玉器中,到战国时期发展为逗号字样,如同圈着尾巴的蝌蚪,因此俗称蝌蚪纹。谷纹是谷物发芽叶的样子,是农耕文明发展的产物,它和人类赖以生存的粮食有关。它象征着万物苏醒,生机勃勃的景象和人们对农业丰收的盼望。《周礼·典瑞》的有“子执谷壁,男执蒲璧”说法。玉器上的谷纹汉代以后就不多见了,宋代和清代仅少量制作,但是琢工不如战国和汉代。谷纹常与涡纹、卧蚕纹异名同称,事实上,三者之间确实区别不大。一般来说,人们常把半球形谷粒或有萌芽线的谷粒成为“涡纹”,把具有粗壮圆实萌芽线的谷粒称作“卧蚕纹”,到了汉代有简化出了乳钉纹。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