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匙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25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岩匙

种中文名:岩匙

种拉丁名:Berneuxia thibetica Decne.

种别名 :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根状茎近直立,有宽卵形鳞片。叶基生,革质,倒卵状匙形,全缘,无毛,叶柄长超过叶片或相等。伞形总状花序,顶生,花葶长几等于叶,有花5—12朵。花梗长3—11毫米,基部有1大苞片,中部有2小苞片;萼片5,宽椭圆形或卵形,全缘,淡红色,宿存;花冠钟状,白色或粉红色,5深裂,裂片舌形;雄蕊5,花丝下部被毛,与花冠裂片互生,花药2室;退化雄蕊5,短,舌形,被密毛,与花冠裂片对生;子房近球形,3室,每室胚珠极多数;花柱单一,无毛,柱头盘状。蒴果圆球形,包于萼内,室背开裂。花期4—6月,果期8—9月。单种属。

地理分布:四川:绵竹、青川、安县、荣经、普格、叙永、马边、雷波、汉源、汉川、茂汉、峨边、峨眉山、屏山、康定、筠连、理县、金阳、洪雅、二郎山、天全、宝兴、茂县、石棉、松潘、平武。云南:镇雄、德钦、维西、丽江、禄劝、贡山。贵州西北部(未见标本)。地图 93.

生 境:生于冷杉林中,灌丛中,阔叶林中或潮湿岩壁上。海拔 1700米一4 400米。

属中文名:岩匙属

属拉丁名:Berneuxia

本属特征:多年生草本。根状茎近直立,有宽卵形鳞片。叶基生,革质,倒卵状匙形,全缘,无毛,叶柄长超过叶片或相等。伞形总状花序,顶生,花葶长几等于叶,有花5—12朵。花梗长3—11毫米,基部有1大苞片,中部有2小苞片;萼片5,宽椭圆形或卵形,全缘,淡红色,宿存;花冠钟状,白色或粉红色,5深裂,裂片舌形;雄蕊5,花丝下部被毛,与花冠裂片互生,花药2室;退化雄蕊5,短,舌形,被密毛,与花冠裂片对生;子房近球形,3室,每室胚珠极多数;花柱单一,无毛,柱头盘状。蒴果圆球形,包于萼内,室背开裂。花期4—6月,果期8—9月。单种属。

本属花粉形态:花粉近球形,极面观为近圆形或近三角形。大小为(22.6一)24.6(一 27)×(22.6一)24.9(一27)微米。3孔沟,沟较长而狭,稍弯曲;内孔界限不清楚,突出。外壁厚度为1.7微米,外层厚于内层,细网状纹饰。从外壁断面看,为半覆盖层;覆盖层,柱状层和内层厚度相等;小柱排列较密。图93.2.

本属生境:生于冷杉林中,灌丛中,阔叶林中或潮湿岩壁上。海拔 1700米一4400米。

本属分布:四川:绵竹、青川、安县、荣经、普格、叙永、马边、雷波、汉源、汉川、茂汉、峨边、峨眉山、屏山、康定、筠连、理县、金阳、洪雅、二郎山、天全、宝兴、茂县、石棉、松潘、平武。云南:镇雄、德钦、维西、丽江、禄劝、贡山。贵州西北部(未见标本)。地图 93.

科中文名:岩梅科

科拉丁名:Diapensiaceae

本科概述:该科6属,20多种,环北极分布,向南至印度北部。我国3属,10种,分布于西部和西南部。其中1属为特种属。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