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感

词目:外感
拼音:waì gǎn
字义:
外感 ,病因病理学名词,系病因分类之一。指感受六淫、疫疠之气等外邪。病邪或先侵入皮毛肌肤,或从口鼻吸入,均自外而入,初起多有寒热或上呼吸道症状,故称。
词意探源:
(1)指外来的刺激。《南史·孝义传序》:“义发因心,情非外感。”
(2)指感受风、寒等外邪而致的疾病。
基本解释:
[affection by exogenous pathogenic factors;diseases caused by external factors] 感应于外界事物。中医指由风、寒、暑、湿等引起的病
详细解释:
1. 感应于外界事物。
《南史·孝义传序》:“虽义发因心,情非外感,然企及之旨,圣哲贻言。”
2. 中医指由风、寒、暑、湿、燥、火等外邪而引起的疾病。
《红楼梦》第七九回:“﹝ 宝玉 ﹞兼以风寒外感,遂致成疾。”《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十回:“万一要有什么伤风外感,那不更费手脚吗?”
其他含义:
在我国的中医领域,对于人的外感病态称其为“外邪入侵”,“外邪”一词的解释:为非正常天气的风寒和湿热刺激以及病菌,病毒对身体的侵入,而是民间传说中的阴间邪气入侵。“阴间邪气”是指,宗教界的鬼神和人类的冤魂野鬼对人的诅咒,以及灵魂附体的病态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