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晓明
1、上海市副市长沈晓明,男,汉族,1963年4月出生,浙江上虞人,1984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7年7月参加工作,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儿科学研究生毕业,医学博士,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的著名的儿童保健专家,在儿童保健学领域成绩卓著,世界卫生组织新生儿保健合作中心主任。
1979.09——1984.07 在浙江省温州医学院儿科系学习,获医学学士学位;
1984.09——1987.07 浙江省温州医学院儿科系硕士研究生,获医学硕士学位;
1987.07——1988.03 浙江医科大学附属一院住院医生;
1988.01——1991.01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儿科学研究生(师从我国儿科学泰斗郭迪教授),获医学博士学位;
1991.01——1993.11 上海新华医院上海市儿科医学研究所主治医师;
1993.11——1996.11 上海新华医院上海市儿科医学研究所副研究员(1994.03-1996.03 美国纽约爱因斯坦医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
1996.11——1998.07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副院长(1996.11至今上海新华医院上海市儿科医学研究所研究员、教授,1997.03-2000.03 兼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硕士生导师);
1998.11——2000.05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副院(2000.03至今为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0.05——2001.11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副院长(主持工作);
2001.11——2003.11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院长(1998.07-2003.11 兼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院长);
2003.03——2005.07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校长兼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儿童环境医学研究中心主任;
2005.07——2006.05 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2006.08免职)兼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院长;
2006.02——2006.04 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党委副书记、市教委党组书记;
2006.04——2008.01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任(2006.04.26任命)、党组书记兼市科教工作党委副书记;
2008.01——2008.02 上海市副市长(2008.01.30当选)、市政府党组成员兼市教委主任、党组书记;
2008.02—— 上海市副市长、市政府党组成员。
2005.05被法国巴黎第五大学和第七大学授予荣誉博士学位(另一位是现任卫生部部长陈竺)。
世界卫生组织新生儿保健合作中心主任,教育部和上海市重点学科(儿科学)学科带头人,亚洲和太平洋地区新生儿筛查学会主席,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华预防医学会儿童保健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杂志》副总编,《中华儿科杂志》副主编。
工作分工:分管科技、教育、卫生、文化、广播影视、新闻出版等工作。联系市委宣传部,工、青、妇群众团体。
2、沈阳音乐学院教授沈晓明:1955年10月出生,沈阳音乐学院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现任中央音乐学院电子琴教学研究中心主任、沈阳音乐学院电子琴系主任、电子琴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电子琴专业教授、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
1988年初公派赴日本国作阳音乐大学留学;1990年末在日本国作阳音乐大学音乐学部攻读电子琴专业研究生毕业后回国;同年在沈阳音乐学院本科开设了立式双排键电子琴(电子化管风琴)演奏专业 ;1994年获沈阳市十大杰出青年荣誉称号;2001年获辽宁省优秀教师荣誉称号;2001年获辽宁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著有《初级电子琴演奏法》、《电子琴即兴演奏法》等多部著作。
3.安徽中医学院教授学习工作简历(大学起):
一、教育简历
1983,7~1988,7 安徽中医学院 针灸专业 本科(1988年7月获医学学士学位)
1992,7~1995,7 安徽中医学院 中医文献专业 硕士研究生(1995年7月获医学硕士学位)
1999,7~2002,7 天津中医学院 针灸临床专业 博士研究生(2002年7月获医学博士学位)
二、工作简历
1988,7~1989,7 安徽中医学院附属针灸医院(住院医师)
1989,7~1992,7 安徽中医学院针灸系(助教)
1995,7~1999,7 安徽中医学院针灸系(讲师)
1999,7~2002,7 安徽中医学院临床医学二系(2001年晋升为副教授)
2002,7~至今 安徽中医学院针灸骨伤临床学院(2004年破格晋升为教授)
从事针灸教学、科研与临床近二十年,为安徽省第一名针灸推拿学博士、安徽省高校学科拔尖人才,师从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针灸学家石学敏教授,基础理论知识扎实,专业学术水平高深,有明确的研究方向和较大的发展潜力,在针灸教学、医学英语教学、对外教学及实验研究、文献研究等方面成绩突出,工作至今共主持各级科研课题3项、参加4项,获得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1项(排名第二)、安徽省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排名第四),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结题1项,出版学术专著1部、参加编写2部,作为第一作者发表论文27篇(近5年有8篇发表在国家重点期刊)。
一、论文
[1] 沈晓明,李梦,朴泰虎.调神益肾针法对更年期大鼠雌激素效应器官的作用.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2;21(1):27-30
[2] 沈晓明,杜元灏,石学敏.针灸对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影响.针灸临床杂志,2002;18(2):41-42
[3] 沈晓明,杜元灏.腧穴别名与校勘.中医文献杂志,2002;(1):35-36
[4] 沈晓明.“维筋相交”浅析.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2;14(2):58
[5] 沈晓明,杜元灏,李谈,等.调神益肾针法对更年期大鼠雌激素分泌器官的干预作用.中医药学刊,2002;20(3):336-337,355
[6] 沈晓明,李艳芸,石学敏.调神益肾针法对更年期大鼠下丘脑阿片促黑素皮质素原mRNA表达的影响.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2;21(4):31-34
[7] 沈晓明,孙宇红,杜元灏,等.关于概括腧穴主治方法的几点思考.天津中医学院学报,2002;21(3):51-52
[8] 沈晓明,杜元灏,石学敏.中医药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机理研究概况.江西中医药,2002;33(4):52-54
[9] 沈晓明,杜元灏,石学敏.从中医脑的学说谈更年期综合征病机及针刺立法处方.中医杂志,2002;43(9):668-670
[10] 沈晓明,杜元灏,朴泰虎,等.调神益肾针法对更年期大鼠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的影响.中国针灸,2002;22(10):693-696
[11] 沈晓明,杜元灏,阎莉,等.调神益肾针法治疗更年期综合征35例临床研究.中医杂志,2003;44(5):347-349
[12] 沈晓明,杜元灏,胡玲,等.针灸治疗更年期综合征及其机制研究近况.天津中医药,2003;20(4):82-84
[13] 沈晓明,杜元灏,胡玲,等.调神益肾针法对更年期大鼠卵巢芳香化酶细胞色素P450mRNA表达的影响.中医杂志,2003;44(8):589-591
[14] 沈晓明,杜元灏,李谈,等.调神益肾针法对更年期大鼠中脑5-羟色胺神经元形态功能的影响.针刺研究,2004;29(1):35-38,62
[15] Shen Xiaoming,Du Yuanhao,Yan Li.Acupuncture for Treatment of Climacteric Syndrome——A Report of 35 Case.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2005;25(1):3-6
[16] Shen Xiaoming,Du Yuanhao.The Pathogenesis of Climacteric Syndrome and Principle of Acupuncture Treatment Based on TCM Theory about Brain.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2005;25(2):108-113
[17] 沈晓明.卵巢老化相关基因筛选及针刺“肾俞”的干预作用.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6;25(2):18-22
[18] 沈晓明,杜元灏,胡玲,等.调神益肾针法对更年期大鼠卵巢、肾上腺皮质中3β-羟类固醇脱氢酶的影响.中医杂志,2006;47(10):747-749
二、论著
沈晓明著.新经络腧穴学.第1版,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