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回天文书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25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明译《回回天文书》 中国明代所译阿拉伯星占学著作。

此书原为波斯天文学家阔识牙耳(971~1029)所作。约在元初即已流传中国,保存在元回回司天监。元亡明兴,为明政府所得。由于“言殊字异,无能知者”,故在“元世百有余年,晦而弗显”。明朝政府于洪武十五年(1382)命吴伯宗和回回大师马沙亦黑等进行翻译,翌年译成。书前载有吴伯宗和马沙亦黑的两篇译序。明译《回回天文书》共分4类:第1总说题目,分23门;第2断说世事吉凶,分12门;第3说人命运并流年,分20门;第4说一切选择,分3门。这是一部较完整的阿拉伯星占书。中国古代的星占,主要以异常天象为观测目标,以卜帝王及朝纲的吉凶祸福。阿拉伯星占书却与此有很大差异,它主要以七曜十二宫等正常天象为占,以卜个人的命星八字和吉凶祸福。在明译《回回天文书》中,包含有许多中国人所不熟悉的阿拉伯天文知识,尤其在《说杂星性情》一节中,第一次介绍了25个阿拉伯星座的名称和30颗恒星的星等及黄经,这是西方“星等”概念首次传入中国。经过对比研究,这30颗恒星的黄经,与保存在欧洲的阔识牙耳《完备的天文表》中的数值完全相同。这部译著除被称为明译《回回天文书》外,还流传有不同的抄本,被称作《乾方秘书》和《天文象宗西占》等。

(陈久金)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