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紫藜芦
种中文名:黑紫藜芦
种拉丁名:Veratrum japonicum (Baker) Loes
种别名 :
科中文名:百合科
科拉丁名:Liliaceae
属中文名:藜芦属
属拉丁名:Veratrum
国内分布:产台湾、浙江、福建、江西、安徽、湖北(罗田)、广东、广西、云南(南部)和贵州。
命名来源:[Verh. Bot. Ver. Brand. 68: 141. 1926]
中国植物志:14:028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
最低海拔:800
最高海拔:2000
生 境:山坡沟谷林下、草丛中
是否栽培:野生
湖北分布:来凤,恩施,巴东,五峰,长阳,兴山,神农架,房县,十堰,
黑紫藜芦 Veratrum japonicum (Baker) Loes. f.
百合科,藜芦属;植株高30—100厘米;茎常粗壮,基部具棕褐色稍带网眼的纤维束或纤维网。叶多数,基生和茎生,狭带状或狭长圆形,稀为宽椭圆形,长(15—)30—60厘米,宽(0.5—)2—5.5厘米,先端锐尖,基部下延为抱茎的宽柄,两面无毛。圆锥花序短缩或伸长而扩张;花序轴、花梗和小苞片均密被白色绵毛;雄性花和两性花同株或全株为两性花;侧生总状花序4—8,长3—5厘米,散生数朵至10余朵花,顶生总状花序长3—13厘米;花梗长7—10毫米;小苞片卵形,与花梗近等长;花紫黑色、紫色或偶有棕色的;花被片长圆形或长圆披针形,长5—7毫米,宽2—3毫米,先端钝或稍尖,全缘,外轮的背面被白色短柔毛或全都两面无毛;花时辐状展开,后期反折并宿存;雄蕊花丝无毛,长约3毫米;子房无毛。蒴果椭圆形,直立,长1—1.5厘米,宽1厘米。 花、果期7—9月。
产滇南(据“中国志”),生于海拔1 300—2 500米的山坡林下或草地上;分布于四川(盐源)、贵州、广西、广东、湖北、安徽、江西、福建、浙江和台湾。
本种花黑紫色,花序被白色绵毛,果直立而具反折的宿存花被片,显然与前述两种藜芦不同。
根状茎和根入药,可治痨伤、刀枪伤、跌打损伤和骨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