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百科
分享
 
 
 

天文年谱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05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公元前~公元元年中国《书经》有世界最早(公元前2137年)的日食记录,

公元前2000年左右,中国测定木星绕天一周的周期为12年。

公元前十四世纪,中国殷朝甲骨文(河南安阳出土)中已有日食和月食的常规记录,以及世界上最古的日珥记事。

公元前十二世纪,中国殷末周初采用二十八宿划分天区。

公元前十一世纪,传说中国周朝建立测景台,最早测定黄赤交角。

中国《诗经·小雅》上有世界最早(公元前776年)的可靠的日食记事。

自公元前722年起,直至清末,中国用干支记日,从未间断。这是世界上最长久的记日法。

公元前约700年,中国甲骨文(河南安阳出土)上已有彗星观察的记载。

公元前七世纪,中国用土圭测定冬至和夏至,划分四季。

公元前687年,中国有天琴座流星群的最早记录。

公元前611年,中国有彗星的最早记录,这个彗星即是后来有名的哈雷彗星。

公元前七世纪,巴比伦人发现日月食循环的沙罗周期。

公元前六世纪,中国采用十九年七闰月法协调阴历和阳历。

公元前585年,发生第一次被预测的日全食(古希腊泰勒斯)。

公元前440年,发现月球的位相以19年为周期重复出现在阳历的同一日期(古希腊默冬)。

公元前五世纪,提出日月星辰绕地球作同心圆运动的主张(古希腊欧多克斯)。

公元前五世纪,论证大地是球形的,认为晨星和昏星是同一颗星金星。并提出银河是由许多恒星密集而成的(古希腊巴门尼德、德谟克利特)。

公元前五世纪,提出月食的成因,并认为月球因反射太阳光而明亮(古希腊 阿那萨古腊)。

公元前350年左右,战国时代,编制了第一个星表,后称“甘石星表”(中国甘德、石申)。

公元前350年左右,战国时,已认识到日月食是天体之间的相互遮掩现象(中国 石申)。

公元前四世纪,《天论》一书发表,提出地球中心说(古希腊亚里士多德)。

公元前四世纪,提出宇宙的原子旋动说,认为宇宙是在空虚的空间中,由无数个旋动着的、看不见的、不可分的原子组成(古希腊 德谟克利特)。

公元前三世纪,第一次用天文观测推算地球的大小(古希腊埃拉托色尼)。

公元前三世纪,第一次测算太阳和月球对地球距离的比例,太阳、月球和地球大小之比,又提出太阳是宇宙中心和地球绕太阳运转的主张(古希腊亚里斯塔克)。

公元前二世纪,西汉《史记》中《天官书》一篇是最早详细记载天象的著作(中国司马迁等)。

公元前二世纪,编制了第一个太阳与月亮的运行表和西方第一个星表;发现岁差,划分恒星的亮度为六个星等(古希腊希帕克)。

公元前二世纪,中国汉朝采用农事二十四节气。

公元前134年,中国汉朝《汉书·天文志》有新星的第一次详细记载。

公元前104年,汉朝编造了《太初历》,载有节气、朔望、月食及五星的精确会合周期。这是中国历法的第一次大改革,但精度较差(中国落下闳、邓平等)。

公元前一世纪,西汉发明浑仪,用以测量天体的赤道坐标 (中国 落下闳)。

公元前46年,罗马颁行儒略历(旧历)。

据《汉书·五行志》记载,公元前28年,中国有世界上最早的太阳黑子记录。

公元元年~公元1500年一世纪东汉时期,创制黄道铜仪,并发现月球运行有快慢,测定了近点月(中国贾逵)。

一至二世纪东汉时期,创制成水运浑天仪(即浑象仪或天球仪),测出太阳和月球的角直径都是半度,黄赤交角为24度。提出月光是日光反照的看法。在《浑天仪图注》和《灵宪》等书中,总结了当时的“浑天说”(中国张衡)。

二世纪,编制成当时较完备的星表,并首先发现大气折射星光现象(古希腊托勒密)。

二世纪,《伟大论》中用本轮和均轮的复杂系统,详细阐述“地球中心说”(古希腊 托勒密)。

230年前后,三国魏时发现日、月食发生的食限,并推算月食分数和初亏的方位角(中国杨伟)。

330年前后,晋朝发现岁差,测定冬至点西移为每五十年一度,比西方准确。并作《安天论》,认为天之高不可量,但仍有其极限,诸天体自由运动于此极限之下(中国虞喜)。

四世纪,后秦时发现大气折射星光的现象,并给予正确解释(中国姜岌)。

五世纪,南齐时,编制了《大明历》,首次把岁差计算在内,并精确测定了交点月和木星一周天的时间,是中国历法的第二次大改革(中国祖冲之)。

六世纪,北齐时发现冬夏太阳运行有快慢(中国张子信)。

中国民间流传隋朝丹元子著《步天歌》七卷,对当时普及天文知识起了很大作用。七世纪,唐初王希明纂汉晋志以释之。

619年,唐朝编造了《戊寅元历》,改平朔为定朔,是中国历法的第三次大改革(中国 傅仁钧)。

725年,进行世界上第一次实测子午线的长度(中国南宫说)。

八世纪初唐代,用梁令瓒造的黄铜浑仪测量星宿位置,发现星的黄道坐标和古代不同(中国僧一行)。

814年,阿拉伯人在巴格达哈利发阿尔·马蒙组织下,在美索不达米亚实测了子午线的长度。

十世纪,精确测量了黄赤交角,改进了岁差常数,编制成更为精确的日月运行表(阿拉伯 阿尔·巴塔尼)。

十世纪,编制哈卡米特天文表(阿拉伯 伊本·尤尼斯)。

1054年,中国《宋史》中,有超新星爆发的第一次记载,该超新星的残骸形成了现在所见的蟹状星云。

据《梦溪笔谈》,1067—1077年,宋朝卫朴等制订一种完全根据二十四节气的历法“奉元历”(中国沈括)。

1088年,宋朝制造水运仪象台,是现代钟表的先驱(中国苏颂)。

1092年,宋朝的《新仪象法要》,是天文仪器制造方法的专著(中国 苏颂)。

1247年,宋朝石刻天文图(现仍在苏州)是中国现存最古的星图(中国黄裳)。

十三世纪,编制伊儿汗星表(伊朗纳西莱汀·图西)。

1252年,编制阿耳方梭星行表(西班牙阿耳方梭十世)。

1276年,元朝制造了简仪等天文仪器十三种,全凭实测创制《授时历》,废除古代历元,是中国历法的第四次大改革,该历己和现代公历性质基本一样,于1281年颁布,施行达四百年左右(中国郭守敬、王恂、许衡等)。

1276年,元朝制造了天文仪器近20种(中国 郭守敬)。

1385年,中国明朝在南京建立观象台,是世界上最早的设备完善的天文台。

1420年,根据实测编制了恒星表和行星运行表(蒙古兀鲁·伯)。

公元1500年~1800年1542年,提出太阳中心说,认为恒星天层不动,地球每天绕其轴旋转一周,并作为一个行星每年绕太阳运行一周。(波兰 哥白尼)。

1543年,《天体运行论》出版,“从此自然科学便开始从神学中解放出来”,大踏步地前进(波兰 哥白尼)。

1572年,发现仙后座超新星,是银河系里第二颗新星(丹麦 第谷·布拉赫)。

1582年,西欧许多国家实行格里历,即现行公历的前身。

1584年,《论无限性、宇宙和世界》出版,捍卫和发展了哥白尼的太阳中心学说(意大利 布鲁诺)。

1596年,发现第一颗变星(葡藁增二),它的亮度呈周期变化(德国 法布里许斯)。

1600年,布鲁诺由于反对地心说,拥护哥白尼的地动说,认为宇宙是无限的,因此在罗马被教会烧死。

1604年,发现蛇夫座超新星,是银河系第三颗超新星(德国 刻卜勒)。

1609—1619年,根据第谷·布拉赫观测行星位置的数据,发现行星运动的三个定律(德国 刻卜勒)。

1609—1610年,第一次用望远镜观测天象,发现月亮上的山和谷:发现木星的四个最大卫星,发现金星的盈亏,发现太阳黑子和太阳的自转。认识到银河是由无数星体所构成,为哥白尼学说提供了一系列有力的明证(意大利 伽里略)。

1627年,编制了卢多耳夫星行表(德国 刻卜勒)。

1631年,首次观察到水星凌日现象(法国 加桑迪)。

1632年,出版《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论证了哥白尼“太阳中心说”,是继哥白尼之后对神学和经院哲学新的打击,是近代科学思想史上的重要著作(意大利 伽里略)。

1639年,首次观测到金星凌日现象(英国 霍罗克斯)。

十七世纪,明朝出版《崇祯历》,其中的星录是当时中国较完备的全天恒星图(中国 徐光启)。

十七世纪,明朝第一次使用望远镜观测天象(中国 徐光启)。

1645年,中国采用西方的数据,修订《时宪历》,即夏历.这是我国历法的第五次改革。

1647年,刊布第一幅比较详细的月面图和每月每天的月相图(德国 赫维留)。

1655年,发现土星的最大卫星——土卫六,这也是太阳系迄今所知的最大卫星(荷兰 惠更斯)。

1659年,发现土星的光环(荷兰 惠更斯)。

1666年,发现火星和木星的自转(法国 卡西尼)。

1667年,法国建立巴黎天文台。

1671年,发现土星的一个卫星——土卫八(法国 卡西尼)。

1672年,发现土星的一个卫星——土卫五,并首次测定太阳和地球的精确距离(法国 卡西尼)。

1675年,发现土星光环里有一个环形狭缝(法国 卡西尼)。

1675年,英国建立格林尼治天文台。

1678年,编成第一个南天星表(英国 哈雷)。

1684年,发现土星的两颗卫星——土卫三和土卫四(法国 卡西尼)。

1692年,从机械力学体系出发,提出“经典宇宙学说’(英国 牛顿)。

1693年,发现月球运动的长期加速现象(英国 哈雷)。

1705年,发现第一颗周期彗星,并预言其周期为七十六年左右,后得到证实(英国 哈雷)。

1712年,编制了一个大型星表(英国 弗兰斯提德)。

1716年,提出观测金星凌日测定太阳视差(或距离)的方法(英国 哈雷)。

1718年,发现恒星的自行,证明恒星不“恒”(英国 哈雷)。

1725年,发现光行差,这也是地球公转运动的一个明证 (英国 布拉德雷)。

1729年,发明光度计,用以比较天体的亮度(法国 布盖)。

1745年,提出太阳系由彗星碰撞而产生的灾变学说(法 布丰)。

1747年,发现地轴的章动现象(英国 布拉德雷)。

1749年,建立岁差和章动的力学理论(法国 达朗贝尔)。

1750年,首次提出银河是天上所有星体组成的一个扁平系统,形如车轮(英国 赖脱)。

1752年,第一次用三角方法测量月球和地球间距离(法国 拉·卡伊、拉朗德)。

1753—1772年,编制详细的月球运行表,首次创立月球绕地球运动的精确理论(瑞士 欧拉)。

1754年,提出潮汐摩擦使地球自转变慢和太阳系毁灭的假说(德国 康德)。

1755年,发明用观察月亮和恒星的角距来测定海上经度的方法(德国 约·迈耶尔)。

1755年,《宇宙发展史概论》问世,提出星云的凝聚形成太阳和行星的假说(德国 康德)。

1760年,提出光度学的基本原则,开始诞生“光度学”(法国 布盖)。

1761年,提出无穷等级的宇宙结构,用以说明宇宙在空间上的无限性(德国 兰伯特)。

1767年,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开始出版航海历书。

1772年,发表行星排列距离的定则(德国 波德)。

1781年,发现天王星(英国 弗·赫歇尔)。

1781年,刊布第一个星云表(法国 梅西耶)。

1782年,编制第一个双星表(英国 弗·赫歇尔)。

1782年,测定大陵五变星的光变周期,认为光变原因是有一颗暗伴星围绕着它运转而周期地遮掩它造成的。同时还发现两颗新变星(英国 古德利克)。

1783年,发现太阳系整体在空间的运动,并首次定出向点和速度,证实太阳也有自行(英国 弗·赫歇尔)。

1785年,用统计方法研究恒星的空间分布和运动等,得到第一个银河系结构的图形,产生了恒星天文学(英国 弗·赫歇尔)。

1787年,从力学分析提出太阳系稳定性理论(法国 拉格朗日)。

1787年,发现天王星的两个卫星——天王卫三,卫四和第一个行星状星云(英国 弗·赫歇尔)。

1789年,发现土星的两个卫星——土卫一和土卫二(英国 弗·赫歇尔)。

1796年,《宇宙体系解说》一书出版,提出有力学和物理学上依据的太阳系起源的星云假说(法国 拉普拉斯)。

1797年,提出计算彗星轨道的新方法(德国 奥耳勃斯)。

1799年,《天体力学》一书出版,建立了行星运动的摄动理论和行星的形状理论(法国 拉普拉斯)。

1800年,首次发现太阳光谱中不可见的红外辐射(英国 弗·赫歇尔)。

公元1801~1899年1801年,发现第一个小行星“谷神星”(意大利 皮亚齐)。

1802年,发现双星有互相绕转的周期运动(英国 弗·赫歇尔)。

1809年,《天体按照圆锥曲线运动理论》一书出版,提出了行星轨道的计算方法(德国 高斯)。

1815年,创用直光管、三棱镜、望远镜组成的分光镜,从此产生“天文分光学”,并发现太阳光谱中的黑吸收线(德国 夫琅和费)。

1823年,提出经典宇宙学的“光度佯谬”(德国 奥尔勃斯)。

1833—1847年,发现了3,347对双星和825个星云(英国 约·赫歇尔)。

1837年,利用游丝测微计精密测量双星的位置,并发现许多新双星(俄国 瓦·斯特鲁维)。

1837年,首次测量了太阳的辐射热量(法国 普耶,英国 约·赫歇尔)。

1838—1839年,初次测定恒星的周年视差,为地球公转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德国 贝塞尔,俄国 瓦·斯特鲁维,英国 亨德森)。

1843年,发现太阳黑子数以约11年为周期的变化(德国 施瓦布)。

1844年,发现观测变星的亮度等级法,促使变星研究迅速发展(德国 阿格兰德尔)。

1844年,根据天狼星和南河三运动的不规则变化,预见它们都有暗伴星(德国 贝塞尔)。

1845年,首次拍摄到可供研究日面活动的太阳照片(法国 斐索,傅科)。

1845年,根据天王星运动的不规则性,预测到有一个新行星存在(英国 约·亚当斯,法国 勒维烈)。

1846年,根据行星轨道摄动理论计算的预示,发现海王星,验证了万有引力定律,证实了哥白尼的太阳系学说(德国 加勒)。

1846年,发现海王星的第一个卫星——海王卫一(英国 拉塞耳)。

1847—1877年,考虑各大行星间的相互摄动,重编大行星运动表,并发现水星近日点进动的超差现象(法国 勒维烈)。

1848年,发现土星的一个卫星——土卫七(美国 邦德)。

1849年,提出卫星的稳定性理论,由此证明土星的光环不是一个连续固体,而是无数小质点组成(法国 罗什)。

1850年,发现一些星云具有旋涡结构(英国 威·罗斯)。

1851年,发现天王星的两个卫星——天王卫一和天王卫二(英国 拉塞耳)。

1851年,发现地磁和磁暴也有同太阳黑子数变化完全相对应的11年周期变化(德国 拉芒特,英国 萨比恩)。

1852年,编制波恩星表(德国 阿格兰德尔)。

1854年,提出太阳能源的引力收缩假说,认为太阳因自身的引力作用而逐渐收缩,位能转化为热能,维持了它向外辐射的能量 (俄国 赫尔姆霍兹)。

1857年,第一次成功拍出恒星的照片,开始了恒星照相术(美国 邦德)。

1857—1859年,首次拍到细节清晰的月球照相(英国 德拉吕)。

建立天体的光度和星等之间的基本关系式(英国 泡格森)。

1858年,从太阳黑子在日面上的转动,发现太阳不是固体般自旋,而是象流体那样在作“较差自旋”(英国 卡林顿)。

1858年,发现太阳黑子在日面上纬度分布的周期变化(德国 斯波勒尔,英国 卡林顿)。

1859年,发现太阳耀斑,耀斑出现的同时发生地磁扰动、磁暴、极光等现象(英国 卡林顿)。

1859年,发明光度计,经改进使用至今(德国 泽尔纳)。

1861年,刊布了包含226颗亮星的第一个光度星表(德国 泽尔纳)。

1862年,根据贝塞耳的预测,发现了天狼星的暗伴星。证明万有引力定律也适用于研究太阳系外的天体运动(美国 阿·克拉克)。

1863—1864年,由恒星和星云的光谱分析,研究它们的化学组成,进而证实天体在化学上的同一性(意大利 赛奇,英国 哈金斯)。

1863年,编制第一个基本星表AGK(德国 奥魏尔斯主持,国际合作)。

1864年,用分光镜研究星云,揭示了它们的气体结构,并发现行星状星云所发出的两条特殊的绿色谱线。(英国 哈根斯)。

1865年,用光谱分析法,发现一些亮星含有钠、铁、钙、镁、铋等元素(英国 哈根斯)。

1866—1881年,从彗星光谱发现彗星含有碳氢化合物,并证实彗星不只是反射太阳光,本身也发光。又从流星的气体光谱与彗星相似,说明两种天体有联系(英国 哈根斯)。

1868年

发现太阳的中层大气——色球层,并发现太阳上的氦元素,以后也在地球上发现氦(英国 洛基尔)。

使用分光镜,第一次在不是日食时候观测到日珥(法国 詹森)。

提出第一个恒星光谱的目视光谱分类法,把恒星分为白色星、黄色星、橙色星和红色、暗红色星四类(意大利 赛奇)。

第一次测定恒星的视向速度(英国 哈金斯)。

1869年,刊布太阳光谱里一千条谱线的波长,并用新单位埃表示(瑞典 埃格斯特朗)。

1870年,发现太阳的闪光光谱和日冕所发出的一条特殊的绿色谱线,曾以为是一种新元素,后到1941年才被证实是铁、镍、钙的禁线(美国 查·杨)。

1871年,由太阳东西两边光谱线的位移,测定太阳的自转的速度(德国 沃格耳)。

1874年,发现到4等为止的亮星集中在与银道成17度交角的大园上(美国 古尔德)。

1876年,提出小行星带空隙区和土星光环狭缝形成的动力学理论(美国 刻克伍德)。

1877年

提出火星表面上有“人工运河”的看法(意大利 斯基帕雷利)。

发现火星的两个小卫星——火卫一和火卫二(美国 阿·霍尔)。

发现(晶体)硒和金属接触处在光照射下产生电动势的光生伏打效应,后美国人弗里兹于1883年用此制成光伏打电池(英国 沃·亚当斯)。

《声的理论》出版,基本上完成声音的数学理论(英国 瑞利)。

1878年,根据太阳辐射的斥力作用,建立彗星形状理论,把彗尾分成三种(俄国 勃列基兴)。

1879年

建立潮汐摩擦理论,由此提出月球起源的学说,认为地球因受太阳的起潮力作用,其中一部分物质被拉出而形成月球(英国 乔·达尔文)。

应用黑体的辐射与温度间的经验公式,求得太阳表面温度为摄氏六千度(奥地利 斯忒藩)。

1879—1882年,使用偏振光度计,编制成4,260颗恒星的实测星等的大光度星表(美国 爱·皮克林)。

1880年,提出变星分类法(美国 爱·皮克林)。

1881年,应用电阻测热辐射计精确测定在地表热辐射的太阳常数值,开始了太阳辐射的研究(美国 兰格莱)。

1881年,第一次摄到彗星的照片(法国 詹森,美国 德拉帕尔)。

1882年,观测证实水星近日点的长期进动有超差,并精确测算出其数据。(美国 纽康)。

1885—1886年,建立恒星的光谱分类法(美国 爱·皮克林、安·莫里)。

1887年,开始编制照相天图星表(法国 巴黎天文台亨利兄弟负责,国际协作)。

1887年,根据恒星光谱不同,提出恒星演化的理论,用以说明恒星是变的(英国 洛基尔)。

1888年

刊布“新总星表”(N.G.C)(英国 德雷耶尔)。

发现大陵五变星的视向速度呈周期变化,从而证实了它是颗食变星(德国 沃格耳)。

由照相观测发现仙女座大星云旋涡结构(英国 罗伯茨)。

1889年,发现第一个分光双星(美国 爱·皮克林、安,莫里)。

1890年,研究土星和木星间的相互摄动,建立木、土两行星运动的精确理论(美国 乔·希耳)。

1891年,发明太阳分光照相仪,并获得太阳光谱图(美国 赫耳,法国 德朗达尔)。

1892年,发现木星的第五个卫星——木卫五(美国 巴纳德)。

1892年,根据贝塞耳的预测,发现南河三的暗伴星(美国 舍伯尔)。

1894年,提出经典宇宙学的“引力佯谬”(德国 塞利格尔)。

1895年,应用光谱分析证实土星光环的陨星结构(美国 基勒)。

1898年,发现土星的一个卫星——土卫九(美国 维·皮克林)。

1898年,发现爱神星,这颗小行星和地球最近时不到2,400万公里,因此被用来测定太阳视差(德国 威特)。

公元 1 9 0 0 年 ~ 1 9 9 7 年公元1900年

英国科学家吉尔和荷兰科学家卡普坦,刊布第一个载有450,000颗恒星方位的南方照相星表——好望角星表。

美国科学家张伯伦和摩尔顿,提出关于太阳系起源的星子或微星假说。

公元1904年

荷兰科学家卡普坦,发现恒星运动的规律,由此提出“两星流”理论,否定了恒星本动没有规律的假设。

美国科学家白里恩,发现木星的第六个卫星——木卫六。

德国科学家哈尔脱曼,发现星际介质中含有钙。

公元1905年

美国科学家白里恩,发现木星的第七个卫星——木卫七。

公元1906年

丹麦科学家赫兹朋隆,发现K、M星两类恒星有“巨星”和“矮星”之分。

公元1909年

提出计算彗星和行星轨道的特别摄动法。

公元1910年

德国科学家夏奈、威尔森,首次测定了恒星的温度。

德国科学家卡·施瓦兹西德,创立恒星统计力学,提出恒星运动速度的椭球分布律。

美国科学家施莱辛格,提出天体照相底片归算的“依数法”。

公元1912年

中国开始使用公历。

发现造父变星的周期——光度关系,为测定遥远天体的距离提供有效方法(美国 莱维脱)。

第一次用多普勒效应测得旋涡星云(仙女座大星云)的视向速度(美国 斯里弗尔)。

公元1913年

建立恒星的“光谱—光度图”,并提出恒星由巨星向矮星演化的学说(美国 亨·罗素,丹麦 赫兹朋隆)。

公元1914年

发现仙女座大星云的自转(美国 比斯)。

发现木星的第九颗卫星一木卫九(美国 塞.尼科耳逊)。

建立球状星团的“光谱—光度图”(美国 沙普勒)。

公元1916年

发明求恒星距离的分光视差法(美国 华·亚当斯,德国 科耳许特)。

建立恒星内部结构理论(英国 爱丁顿)。

公元1917年

提出太阳系起源的潮汐假说(英国 金斯)。

公元1918年

根据球状星团分布研究银河系结构,发现太阳不位于银河系的中心位置(美国 沙普勒)。

1918—1924年,刊布亨利·德拉帕尔星表,表内列出 225,000多颗恒星的光谱类型(美国 安·莫里、卡农)。

公元1919年

首次利用日全食观测验证太阳引力场使星光偏折的效应 (英国 爱丁顿领导日全食观察队)。

发现太阳黑子等活动的真正周期是22年(美国 赫耳、华·亚当斯)。

公元1920年

发现轨道似于土星的小行星海达尔戈,这是目前知道的最远的小行星(美籍德国人 巴德)。

首次用干涉仪直接测量恒星的直径(美国 迈克耳逊、比斯)。

提出新的月球运动理论,编成精确的月离表(英国 厄·布朗)。

发生卡普坦宇宙和沙普勒宇宙的大争论。

建立恒星大气构造的电离理论,推出热平衡下气体的热电离度和温度的关系式(印度 沙哈)。

公元1922年

发明温差电偶法测定行星的温度(美国 科布伦兹)。

具体提出无限等级式宇宙模型,认为星系是第一级天体系统,并证明这种结构是不存在“光度佯谬”和“引力佯谬”(瑞典 卡·查理)。

公元1923年

编成精确的新月球运动表,为天文年历上所采用(英国厄·布朗)。

公元1924年

发现恒星的质量—光度关系。认为很大质量的星体由于辐射压超过引力收缩,故不能存在(英国 爱丁顿)。

分辨出仙女座大星云和其他几个旋涡状星系的边缘为一个个恒星,揭示了河外星云的本质,并发现仙女座大星云的外层旋臂上有造父变星,利用它测定了这个星云的距离(美国 哈勃)。

发现恒星运动的不对称性现象(美国 斯特隆堡)。

公元1925年

提出河外星系的形态分类法(美国 哈勃)。

首次提出银河系由许多次系合成的观点(瑞典 林德伯拉特)。

建立疏散星团的分类法(瑞士 特朗普勒)。

发现天狼伴星光谱线的引力红移,证实白矮星上存在高密度物质(英国 华·亚当斯)。

确定行星状星云光谱中的特殊发射线是在密度非常稀薄状态下氧两次电离所产生的禁线,从而否定了新元素存在的推测(美国 鲍温)。

公元1926年

提出造父变星光变的脉动理论(英国 爱丁顿)。

第一次国际经度联测。

公元1927年

提出球状星团的分类法(美国 沙普勒)。

发现银河系的自转并算出太阳绕银心转动的速度和银河系的总质量(瑞典 林德伯拉特,荷兰 欧尔特)。

首次发现恒星的自转(美国 奥·斯特鲁维,苏联 沙因)。

发明石英钟,后人用作标准时间,证实地球自转有起伏(美国 马里逊)。

明确提出用地球自转的不均匀性,以解释月球运动的某些偏差(荷兰 德希特)。

公元1929年

提出关于天体起源的引力不稳定理论(英国 金斯)。

发现星系发光度和其谱线红移之间的关系,说明来自星云的光呈现谱线红移,其数值和星云距离成正比(美国 哈勃尔)。

公元1930年

根据行星运动的摄动理论计算,发现冥王星,是万有引力的又一验证(美国 汤波)。

发明“日冕仪”,解决非日全食时观测日冕的困难(法国 李约)。

发明折反射望远镜(德国 玻·施密特)。

发现亚巨星和亚矮星(美国 斯脱隆堡、柯伊伯)。

测定月球的辐射和温度(美国 爱·珀替、塞·尼科尔逊)。

发现银河系内的星际吸光现象,启示星际有弥漫物质存在(美国 特朗普勒)。

公元1931年

由光谱分析证认出金星的大气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美国 华·亚当斯、杜哈姆)。

1931~1933年,从木星、土星等外行星的光谱照片,认识到这些大行星上的大气富有氨、甲烷、氢,从而推测地球形成时大气成分为水、氨、甲烷和氢等(美国 斯里弗尔,美籍德国人 维尔德)。

公元1932年

从无线电接收中稳定持久的噪声,发现太阳系外银河来的无线电波,开始了射电天文学的研究(美国 杨斯基)

提出“原始原子”爆炸膨胀的宇宙模型(比利时 勒梅特)。

用费米气体模型,推测恒星坍缩的质量(苏联 列·兰道)。

公元1933年

1933—1938年,发现星际介质中含有氰和氢化物的分子 (比利时 史温斯,加拿大籍德国人 赫茨伯格,美国 华·亚当斯等)。

第二次国际经度联测。

公元1934年

中国建立南京紫金山天文台。

理论预计恒星崩溃达到核密度时可形成“中子星”(美国 兹威基,美籍德国人 巴德)。

提出质量大于1.3个太阳的冷却天体,必然发生“万有引力”的坍缩(美籍印度人 钱锥赛克哈)。

公元1935年

出版恒星视差总表(美国 施莱辛格等)。

公元1936年

进行流星的照相观测,证实流星大多属太阳系,并利用流星观测资料测定地球高空大气的密度(美国 维伯尔)。

发现地球自转速率的季节性变化(法国 斯多依科)。

公元1937年

德国海德堡天文计算所编制成包括1535个恒星的FK8基本星表。

公元1938年

提出太阳和恒星上氢是核燃料,碳是催化剂,氦是灰烬的热核反应的主要机制,用以阐明它们的能源(美籍德国人 贝蒂,美国 克里齐菲尔德,德国 冯·韦茨萨克)。

发现木星的两个卫星——木卫十和木卫十一(美国 塞·尼科耳逊)。

编制成包括33,342个基本恒星的位置和自行的总星表(美国 鲍斯)。

公元1939年

证实地球自转的不均匀性(英国 斯宾塞尔·琼斯)。

发现第一颗“耀星”,它的亮度在短时内发生闪耀式变化 (荷兰 范玛能)。

从仙女座大星云自旋的研究,推算出它的总质量与银河系相当(美国 霍·巴布科克)。

根据广义相对论,预计恒星在万有引力坍塌的最后阶段,可形成“黑洞”超密星体(美国 奥本海默、斯奈德)。

公元1940年

1937—1940年,建立第一台九米直径的抛物面天线射电望远镜,研究宇宙射电的强度分布,证实银河系中心方向来的射电强度最大(美国 雷勃)。

建立黄道光理论(荷兰 维伯尔)。

提出日珥形态分类法(美国 爱·珀替)。

公元1941年

提出恒星由星际尘埃物质通过辐射压作用凝聚而成的假说(美国 斯比茨)。

发明弯月形透镜的望远镜(苏联 马克苏托夫)。

发现近距双星的物质交换过程(美籍俄国人 奥·斯特鲁维)。

提出关于恒星演化的中微子理论,并认为恒星中氢被耗尽后,星体还会因进一步的热核反应而更热,从而认为地球上生命是由于过热而死亡(美籍俄国人 伽莫夫)。

证明日冕光谱里的特殊谱线是铁、镍、钙等原子在高度电离时产生的禁线,解决了所谓新元素之谜(瑞典 埃德伦)。

公元1942年

英国陆军雷达探测站发现太阳的射电。

提出太阳系起源的电磁学说(瑞典 阿尔芬)。

用观测小行星方法精确测定太阳视差值,求得日地之间的精确距离(英国 斯宾塞尔·琼斯)。

公元1943年

成功地把仙女座大星云的核心部分及其两个椭圆伴星云分辨为一个个恒星,完全证实河外星云是同银河系一样的庞大天体系统,结束了一百多年关于河外星云本质的争论(美籍德国人 巴德)。

提出关于太阳系起源的流体湍流学说(德国 魏扎克)。

1943~1946年,提出银河系的各种次系的分类(苏联柯卡金)。

公元1944年

提出银河系内恒星分为“两星族”的理论(美籍德国人 巴德)。

提出太阳系起源的陨星假说(苏联 奥·施密特)。

发现土星的最大卫星(土卫六)有大气,主要成分是甲烷(美籍荷兰人 柯伊伯)。

根据氢原子微波的超精细结构,预言了星际中性氢所发射的21厘米波长的无线电波的存在(荷兰 范德胡斯)。

公元1945年

创立恒星的六色测光系统(美国 斯台平)。

公元1946年

首次大规模使用雷达研究流星雨(英国 洛佛耳)。

发现球状体,认为是恒星的胚胎(美籍德国人 波克)。

美国第一次用雷达探测月球。

发现第一颗“射电星”,后称“射电源”(英国 赫、帕尔桑、杰·菲利浦斯)。

根据热核反应理论提出恒星演化新学说(美籍德国人马·施瓦茨西德)。

公元1947年

1947~1948年,用红外光拍摄银河系核心的照片,研究它的结构(美国 斯台平,苏联 卡里涅克、克拉索夫斯基、尼可诺夫)。

发现年青的恒星集团——星协(苏联 安巴楚勉)。

西可特—阿林大陨石在苏联西伯利亚降落。

公元1948年

发现天王星的一个卫星——天王卫五,由东向西逆转(美籍荷兰人 柯伊伯)。

发明望远镜观测的自动导星装置(美国 霍·巴布科克)。

发现恒星的磁场(美国 巴布科克父子)。

提出一种均匀、各向同性的稳恒态膨胀宇宙模型,从而物质和能是从虚无之中不断产生出来,宇宙总熵永不增加(英国 邦迪、戈尔德、霍伊尔)。

公元1949年

提出恒星演化的物质抛射学说(苏联 费森柯夫)。

提出太阳系起源的原行星假说(美籍荷兰人 柯伊伯)。

发明射电分频仪(澳大利亚 威耳德、马克累迪)。

发现一个特殊小行星依卡鲁斯,其近日点距离小于0.2天文单位,能进入水星轨道内(美籍德国人 巴德)。

美国帕罗马天文台安装使用口径为五米的反射望远镜。

发现海王星的第二颗卫星——海王卫二(美籍荷兰人 柯伊伯)。

发现星光偏振效应、射电波段的法拉第转动效应,证明银河系有星际物质并存在磁场(美国 希耳特内尔、约·霍耳)。

提出宇宙起源的原始火球学说(美籍俄国人 伽莫夫等)。

制成第一台“原子钟”,现称“氨分子钟”(吸收型),对建立频率和时间的基准和校对天文有重要价值(美国 李荣)。

公元1950年

提出彗星是由一颗大行星崩溃而形成的学说(荷兰 欧尔特)。

发现河外星系的射电(英国 儿·布朗,澳大利亚 哈泽德)。

利用电子计算机重算五大行星从1653—2060年的运动表(美国 克莱门斯、德·布劳维尔、爱克)。

发现星系间的各种形式物质桥,证实星系间空间不是真空,说明某些星系间在物理上是互有联系的(美籍瑞士人 兹威基)。

发现假黄道光(苏联 费森柯夫)。

公元1951年

提出关于天体起源的湍流假说(德国 魏扎克)。

发现木星的第十二个卫星——木卫十二。它是自东向西逆转(美国 塞·尼克耳逊)。

发明电子望远镜和光电成象技术(法国 拉尔芒)。

发现银河中性氢21厘米射电辐射(美国 尤恩、珀塞尔)。

证明银河系有旋涡结构存在(美国 威·摩尔根等)。

发明大视场的超施密特望远镜,用于观察流星彗星及后来的人造卫星(美国 贝克尔)。

发明射电干涉仪(澳大利亚 沃·克里斯琴森)。

公元1952年

证明银河系是一个旋涡星系(荷兰 欧尔特)。

证实英仙座附近的星协在膨胀(荷兰 伯劳乌)。

对造父变星周光关系零点值进行了校正,使原来定出的河外星系距离都相应地约增加一倍(美籍德国人 巴德)。

从化学角度提出太阳系起源新假说(美国 尤里)。

发明月球照相仪,精确测定月球的位置(美国 马科维茨)。

公元1953年

发现本超星系,这是银河系所在的庞大的星系团(法国 伏古勒)。

提出关于天体起源的阶层结构假说(英国 霍伊耳)。

发现恒星排列呈锁链状的结构叫星链,说明恒星在纤维星云中形成(苏联 费森柯夫)。

提出天体起源的引力团聚假说(美国 拉依茨)。

编成《恒星视向速度总表》,列出15,106个恒星的视向速度等数据(美国 赖·威尔逊主编)。

公元1954年

提出星际气体和尘埃的混合物在冲击波作用下形成恒星的机制(荷兰 欧尔特)。

发明超人差棱镜等高仪,提高测时精度(法国 丹戎)。

发现两主要星族的赫罗图有基本差异,说明属于不同星族的恒星有不同的演化途径(美国 圣代奇)。

公元1955年

第一次接收到来自行星(木星)的射电辐射(英国 布尔克、克·富兰克林)。

制成第一台铯原子钟,稳定性达百亿分之一秒,作时间标准(英国 埃逊)。

公元1957年

提出关于天体起源的“超密态物质爆炸”学说(苏联 安巴楚勉)。

提出超新星的核反应可以产生超重元素,认为第一类型超新星爆炸系因锎254的自发裂变所引起(美国 福勒)。

中国建立北京天文台。

根据偏振光测量结果,得出蟹状星云中的磁场是在星云的丝状结构中,加速粒子的能量足以使这个星云成为强宇宙射线源的结论(荷兰 欧尔特、瓦尔拉夫)。

公元1959年

美国首次探测了太阳的 辐射。

苏联发射宇宙火箭击中月球,发现它无磁场和辐射带。

苏联发射月球探测器,第一次拍到月球背面照片。

公元1960年

发明射电望远镜的综合孔径法(英国 李尔、休伊什)。

根据1952年第八届国际天文协会决议,从本年起采用历书时。

公元1960年~1968年1960年,美国基特峰建成太阳塔,可产生直径1米的太阳像;美国用高空气球探测到宇宙γ线源;美国发射第一颗导航卫星“子午-1B号”;美国发射第一颗波动通信卫星“回声1号”;英国赖尔研制出最大变距1.6km的综合孔径射电望远镜;第八界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决议从本年起采用“历书时”代替世界时作为时间计量标准。

1961年,苏联发射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东方-1号”,加加林成为第一个进入空间轨道的宇航员;美籍中国天文学家黄授书预言存在红外星;美国林兹、桑德奇发现星系M82为爆发星系;前苏联发射金星-1号金星探测器。

1962年,美国发现太阳以外的第一个X射线源;美国发射第一颗测地卫星“安娜1B号”、行星探测器“水手2号”探测金星、“轨道太阳观测卫星1号”、能动型通信卫星“电星1号”等;苏联发射“火星1号”行星探测器;国际纬度服务改组建立国际极度服务,中央局迁到日本水泽;澳大利亚哈泽德用月掩法测出3C273是双源。

1963年,美国在波多黎各建成直径305cm的射电天线;M.施密特测出3C273的谱线是相应于退行速度每秒4万千米的氢线,是遥远的射电点源;美国发现星际羟基分子;美国发射地球轨道物理台“OGO-1号”;苏联发射“东方6号”宇宙飞船,捷列什科娃成为第一名进入空间的女宇航员。

1964年,美国建成天线口径27m的射电干涉仪;美籍中国天文学家丘宏义将新发现的射电点源称呼为“类星射电源”,此后人们对这类天体称呼为类星体;美国发射“水手3号”探测火星;美国发射的“徘徊者7号”发回近距离拍摄的月面照片。

1965年,彭齐亚斯和威尔逊发现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美国诺伊吉保尔-马尔茨和莱顿等发现红外星,如天鹅座NML、金牛座NML等,证实黄授书的理论预言;美国发射“阿波罗1号”宇宙飞船,法国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苏联宇航员列昂诺夫第一次在太空舱外活动。

1966年,苏联“月球9号”探测器在月球上软着陆;苏联上一年发射的“金星3号”于3月1日在金星上软着陆;苏联发射第一颗环绕月球的月球卫星“月球10号”;美国也发射“月球轨道环行器1号”环绕月球飞行并发回传真照片。

1967年,英国休伊什和贝尔发现脉冲星,使用休伊什设计的有2048个天线的大天线阵;加拿大和美国建成甚长基线射点干涉仪;从本年起,国际计量委员会决定以原子时代代替历书时作为计量时间的标准。 1968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观测到星际水分子、氨分子的微波发射;波多黎各阿雷西博的天文学家在蟹状星云中探测到一颗脉冲星;美国R.戴维斯发现了太阳中微子,他制作了特殊的中微子探测器;美国发射的“水手6号”、“水手7号”由火星附近发回传真照片;美国发射“阿波罗8号”第一次载人环月飞行;美国发射“轨道天文观测站”OAO卫星,其中OAO 于12月发射,带有11架望远镜,对5万颗恒星紫外辐射取样。

公元1969年~1989年1969年,美国探测到宇宙中甲醛分子微波辐射;美国“阿波罗11号”登月舱降落月面,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成为最早登上月球的人。

1970年,前苏联制成口径6m的反射望远镜,安装于高加索帕斯多克霍夫山上;前苏联发射的“金星7号”第一次实现在金星上软着陆;日本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美国发射观测X射线的“自由号”人造卫星。

1971年,前苏联发射第一个载人空间轨道站“礼炮1号”;前苏联发射的“火星3号”在火星上软着陆;英国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西德制成直径100m有跟踪装置的大型射电望远镜;美国“水手9号”进入环绕火星的轨道,绘制了空前完善的火星图。 1972年,美国发射“先驱者10号”空间探测器。1973年飞掠木星,发现木星磁层与辐射带,它将飞离太阳系;美国发射“地球资源技术卫星1号”。

1973年,美国克莱比塞得、斯特朗等人分析卫星资料发现宇宙γ射线爆发。

1974年,美国发射的“先驱者11号”飞掠木星极区,它与“先驱者10号”先后探测了木星及其卫星,发回了照片,在木卫一上发现钠云包围;美国发射的“水手10号”经过水星,送回酷似月球的水星照片,发现水星磁场。

1975年,前苏联巴布什金娜等人发现宇宙X射线爆发;前苏联“金星9号”和“金星10号”行星探测器在金星软着陆,发回第一批传真照片。

1976年,国际天文联合会通过决议,从1984年起,天文计算及天文历表的时间单位,均以原子秒为基础;美国发射的“海盗1号”、“海盗2号”在火星上软着陆;美国研制成由六块1.83m直径反射镜面组成的多镜组合望远镜,安装于亚利桑那州霍布金斯山上。

1977年,美国、中国、印度和澳大利亚分别发现天王星光环;美国发射星际探测器“旅行者2号”和“旅行者1号”,又发射了“高能天文台卫星1号”;英国建成3.81米红外天文望远镜。

1978年,美国J.H.泰勒等宣称从双星PSR1913+16的轨道周期变率中,证实广义相对论预言的引力波存在;美国克里斯蒂发现冥王星卫星;美国发射“高能天文台2号爱因斯坦号“,并从该卫星接收到第一张X射线星-天鹅X-1的照片;加拿大阿尔贡昆天文台发现星际分子氰基辛炔(HC9N),到此已发现47种星际分子,它是分子量最大的一种;美国麦克马洪发现的小行星也有卫星;美、意都观测到天鹰座SS433光谱的相对论性特征。

1979年,世界无线电行政大会决定用“协调世界时”代替“世界时”作为通信领域中的国际标准时间;3月5日9颗卫星都接收到大麦哲伦星云方向的宇宙γ射线暴;“旅行者”飞掠木星发现木星光环,木卫一有火山活动;美国发现双类星体;美国在夏威夷的红外天文望远镜建成。 1980年,印度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1981年,美国建成由27面25m天线组成的甚大天线阵综合孔径射电望远镜。

1982年,欧洲南天文台观测提出类星体是星系核。

1983年,美国发射“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先驱者10号”穿越海王星轨道;1月份发射的红外天文卫星(IRAS)发现织女星周围有陨星物质环,另一类似的天体是北落师门(南鱼座α);“旅行者号”探测资料表明土星有长6.4万千米的巨大的大气闪电暴;美国夏威夷大学认为海卫一有液氮海 ;日本赴印尼日食观测队记录到太阳周围有一双尘埃环,可能是向太阳旋进的宇宙尘。 1984年,在美国召开的中微子讨论会上宣布,测到的中微子流量比理论预期值小的多;测出1981年德国发现的类星体S50014+81比银河系亮10万倍;1982年西德编的激变变星总表在1984年增订了第三版;美国迈克唐纳天文台证实狮子座白矮星PG1116+158是脉动白矮星;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用4m光学望远镜配合红外CCD装置发现蛇夫座三合星乌尔夫630的子星VB-8有3080个木星质量的行星型天体,是由美籍比利时人范.比斯布鲁克发现的;美国在智利的拉坎潘涅天文台用2.5m的望远镜配上CCD发现海王星自转周期17h50m;美国宇航局出版《红外源总表》。

1985年,拉帕玛天文台落成,是西班牙、英、丹麦、瑞典、荷兰、爱尔兰等6国共有,在非洲西北大西洋加纳利群岛内;第二版类星体新总表出版,有94个有CO分子云的星系;前苏联出版《变星总表》第四版,有28,450个变星和变光天体;美国用2.7米望远镜拍的水星光谱发现水星大气中有钠;美、前苏联金星探测器资料表明金星有火山活动;国际红外天文卫星巡天“IRAS”点源总表出版,载25万个红外点源;美在波多黎各的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改建,计划将口径扩大到365m。

1986年,在玉夫座测得类星体0064293退行速度达到光速的93%;“IRAS”发现牧夫座类星体13349+2438是红外类星体;1985年11月国际天文学联合会33专业委员会将太阳的银心距修订为8.5千秒差距(合28,000光年),太阳绕银心圆轨道速度修订为220km/sec;第一次用振幅干涉测量技术测出天狼星角直径5.63+-0.08毫角秒;根据1985年6月7日掩星观测,1986年宣布海王星有一个半径64,000km,宽1315km的固态物质弧环;发现了第6个雅典族小行星,它们的平均半长径α≤1天文单位;空间探测表明,惠普提出慧核脏雪球学说符合观测实际;西德研制出3.6m光学/红外望远镜,安装在西班牙卡拉.阿托天文台;“旅行者2号”于1月份飞掠天王星,得知天王星有11道光环,15个卫星。

1987年2月23日,在大麦哲伦星云中发现了超亮新星,5月下旬达到极大亮度2.8等被称为二十世纪最重大的天文事件;欧南天文台维隆夫妇发表类星体总表第三版,载星3,594个,美国伯比奇和海维特发表的新版类星体总表,载星3,594个;多用色测光法发现红移达4.43的类星体是玉夫座Q0051-279;IRAS00257-2859是第一证实的红外类星体,1986年发现的13349+2438未找到光学对应体,而这一类星体是17m.1星,有6cm,20cm两个波段探测到的射电辐射;1987年发明了比较12微米远红外辐射流量和表面亮度的间接方法测量恒星直径,测定了金牛δ、金牛а、双子β、长蛇а、牧夫а、巨蛇а、天龙γ等7个红巨星、红超巨星的直径;澳大利亚64米射电望远镜在小麦哲伦云中发现第一个脉冲星;发现太阳中微子流量与太阳黑子11年周期可能有反相关系;美国宇航局红外望远镜从冥卫一光谱中发现冥卫一表面有冰水存在;1987年有两架口径15米波望远镜建成,一台在夏威夷,一台在智利;墨西哥卡纳阿天文台于1986年10建成2.16米光学望远镜;英国的4.2米光学/红外望远镜建成,1987年6月1日安装于大西洋中帕尔马岛上;1986年下半年,首次实现了地空基线射电干涉测量,地面是日本和澳大利亚的射电望远镜,空间是美国宇航局的TDRS卫星。 1988年8月,1987年A超新星的亮度已从2m.8降到10m.3,确认为是II型超新星,γ谱线加宽程度表明膨胀速度为1,300+-300千米/秒,56CO→56Fe的放射性衰变是极大亮度后的主要能源,其前身处在红超巨星时抛射的尘埃物质现在成为环绕超新星的两个完整的光环;测出IRAS09104+4109是90%能量在红外波段辐射的红外星系;发现牧夫天区H1413+117是一个四合类星体;6月7日11月25日,火星上两次出现大风暴;射电探测海王星磁场其强度为地球磁场的2倍;欧洲空间局的“乔托”探测器测出哈雷彗星约2天自转一周;欧南天文台研制出3.5米口径的地平式望远镜新技术望远镜NTT;美国安格尔发明旋转法铸镜,铸成直径3.5米的镜面;发现冥王星表面上3,200千米处仍有大气,并有甲烷。

1989年,大麦哲伦星云超新星1987A到本年已有最亮时2m.8降到15m,亮度仅为最亮时的六万分之一,仅有一个国际科学家小组称1月18日用4米望远镜观测到它的脉冲星信号,脉冲周期0.508毫秒,但另外一些小组重复同样的方法未能检测到;发现1987A爆发前是蓝超巨星SK-69202,可能是一颗双星,另一颗子星是V=13m.4的黄超巨星;欧南天文台维隆夫妇发表类星体总表第四版,载星4,394个,其中类星体4,169个,伯比奇等人发表1987年新总表的补编,使类星体总数达3,671个;美国帕洛马天文台用CCD棱栅分光技术发现的类星体PC1158+4635的红移达4.73,退行速度达光速的94%;新的银心距修订值为7.5+-0.9千秒差距(24,000光年);澳大利亚64米射电望远镜探测到从银核射出喷射结构,沿垂直银道面的方向,伸展达25度;前苏联行星探测器“火卫-2号”确认火卫一、火火二都类似于富碳小行星;首次用3.6米光学/红外望远镜在地面上检测到木星大气中氢分子离子H3+;英国红外望远镜UKIRT在木星和土星红外光谱中首次证认出砷分子AsH3;“旅行者2号”飞掠海王星,确认它有很厚的甲烷大气,高云为甲烷凝聚物,低云为碳化氢,海卫一上空有火山云,检测出海王星有5个光环,8个卫星;8月8日欧洲空间局研制的“伊巴谷”天体测量卫星发射,将测12万颗星的位置、视差和自行;美国发射“麦哲伦号”金星探测器,可环绕金星飞行绘制金星地貌图;美国发射“伽利略号”木星探测器。

1990年

4月24日 - 「哈勃太空望远镜」(Hubble Space Telescope) 由美国穿梭机「发现号」(Discovery) 放进地球轨道。

12月5日 - 夏威夷的 「却克望远镜」(Keck Telescope) 拍得首张照片 (位於波江座的星系 NGC 1232),并于 Los Angeles Times 内刊登。

12月7日 - 美国探测船「伽利略号」(Galileo) 在从金星飞往木星途中接近地球,成为首艘掠过地球的行星探测船。

1991年

2月7日 - 苏联的 Salyut 七号残骸在阿根廷上空冲入大气层。

4月5日 - 美国发射「康普顿伽玛射线观察台」(Compton Gamma Ray Observatory, GRO)。

7月 - 在夏威夷和墨西哥出现的日全蚀成为当地旅游焦点。

10月 - 「伽利略号」(Galileo) 飞越小行星 Gaspra。

1992年

4月 -「哈勃太空望远镜」(Hubble Space Telescope) 在「大麦哲伦星云」 (Large Magellanic Cloud) 中发现有纪录以来最热的恒星 (华氏三十六万度)。

4月24日 - 人造卫星 "COBE" 所收集的资料证明「宇宙背景辐射」 (Cosmic Background Radiation) 的温度起伏,成为支持「大爆炸宇宙论」(Big Bang Theory) 的有力证据。

9月16日 - 首次在「柯伊伯带」(Kuiper Belt) 发现冥王星以外环绕太阳公转的物体。

9月25日 - 美国太空总署发射探测船 "Mars Observer" 研究火星的大气和表面。

10月31日 - 梵蒂冈教皇约望保绿二世 (Pope John Paul II) 宣布当年对伽利略 (Galileo) 及其理论的指摘是错误的。

1993年

1月31日 -「康普顿伽玛射线观察台」(GRO) 探测到有纪录以来最强烈的「伽玛射线爆发」 - the Super Bowl Burst。

3月28日 - 观测到位於大熊座 (Ursa Major) 内的 M81星系发生超新星爆发。

8月21日 - 在即将进入火星的大气层的前三天,探测船 "Mars Observer" 跟美国太空总署失去联络。

12月 - 美国太空人乘穿梭机「奋进号」(Endeavour) 为「哈勃太空望远镜」(Hubble Space Telescope) 进行维修,这次维修使太空望远镜所摄得影像的品质大大提高。

1994年

7月20日 - 彗星 Shoemaker-Levy被木星引力撕裂后撞击木星,成为天文史上最壮观的景象之一。

1995年

12月7日 - 探测船「伽利略号」(Galileo) 飞越木星。

1997年

7月4日 - 美国探测船「探路者」(Pathfinder) 成功登陆火星,为未来连串火星探测任务揭开序幕。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何用java替换看不见的字符比如零宽空格​十六进制U+200B
 干货   2023-09-10
网页字号不能单数吗,网页字体大小为什么一般都是偶数
 干货   2023-09-06
java.lang.ArrayIndexOutOfBoundsException: 4096
 干货   2023-09-06
Noto Sans CJK SC字体下载地址
 干货   2023-08-30
window.navigator和navigator的区别是什么?
 干货   2023-08-23
js获取referer、useragent、浏览器语言
 干货   2023-08-23
oscache遇到404时会不会缓存?
 干货   2023-08-23
linux下用rm -rf *删除大量文件太慢怎么解决?
 干货   2023-08-08
刀郎新歌破世界纪录!
 娱乐   2023-08-01
js实现放大缩小页面
 干货   2023-07-31
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
 百态   2023-07-31
英语学习:过去完成时The Past Perfect Tense举例说明
 干货   2023-07-31
Mysql常用sql命令语句整理
 干货   2023-07-30
科学家复活了46000年前的虫子
 探索   2023-07-29
英语学习:过去进行时The Past Continuous Tense举例说明
 干货   2023-07-28
meta name="applicable-device"告知页面适合哪种终端设备:PC端、移动端还是自适应
 干货   2023-07-28
只用css如何实现打字机特效?
 百态   2023-07-15
css怎么实现上下滚动
 干货   2023-06-28
canvas怎么画一个三角形?
 干货   2023-06-28
canvas怎么画一个椭圆形?
 干货   2023-06-28
canvas怎么画一个圆形?
 干货   2023-06-28
canvas怎么画一个正方形?
 干货   2023-06-28
中国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蜘蛛爬虫ip大全
 干货   2023-06-22
javascript简易动态时间代码
 干货   2023-06-20
感谢员工的付出和激励的话怎么说?
 干货   2023-06-18
 
>>返回首页<<
 
 
 
静静地坐在废墟上,四周的荒凉一望无际,忽然觉得,凄凉也很美
© 2005- 王朝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