扽腔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25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扽腔属于中国戏曲剧种.它起源于中国的戏曲之乡--山东省博兴县,扽腔原名“肘鼓子”,曾经在山东地区广泛流行。因为它的演唱是用真假嗓音混合唱,所以时粗时细,时高时低,强弱分明,既无弦乐伴奏,又常在板后起唱,听起来一停一顿,就像滚动从井里打水用的轱辘一般。按照当地群众的方言习惯,他们把“滚轱辘”叫做“扽轱辘”,所以这种唱腔就被命名为“扽腔”。扽腔是目前中国戏曲的濒危剧种之一,现在还在演唱扽腔的艺人已经寥寥无几。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