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5

X-5
贝尔飞机公司的 X-5 将研究的重点转向了变后掠翼。X-5 在外形上大量借鉴了德国在二战期间研制的 P.1101,都是机头进气、气泡式座舱和下置发动机设计。X-5 的机翼可在 20~60 度之间变换,总共需要 20 秒钟。当电动后掠装置失效后,飞行员可使用手闸完成掠翼工作(X-5 只能在低于 40 度的后掠角度下安全着陆)。X-5 机长 10.18 米,机高 3.66 米,翼展为 6.34 米。
1951 年 6 月 20 日,X-5 在爱德华兹空军基地完成了首飞。在第 9 次试飞中,X-5 首次成功完成了空中掠翼动作。由于艾立森 J35-A-17A 涡轮喷气发动机安装位置较低,X-5 经常会出现螺旋。1953 年 10 月 13 日,试飞员雷蒙德.帕普森在 X-5 的螺旋事故中没有成功改出,最终机毁人亡。螺旋的频繁出现并不是变后掠翼的问题,而是 X-5 机体设计上的缺陷造成的。
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开始,逐渐成熟的变后掠翼开始大行其道。凭借着 X-5 的丰厚技术积累,美国先后研制出了 F-111 战斗轰炸机、F-14 战斗机以及 B-1 轰炸机,所以可以这么说,X-5 是美国变后掠翼飞机的共同“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