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黄纤孔菌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25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褐黄纤孔菌

中文学名:褐黄纤孔菌

拉丁学名:Inonotus xeranticus (Berk.) Imaz. et Aoshima

中文别名:

同物异名:Polyporus xeranticus Berk.

分类地位:非褶菌目、多孔菌科、纤孔菌属

形态特征:子实体一般中等,革质,柔软,半圆形,无菌柄,直径3-10cm,多数叠生一起。盖表面黄褐色并有短毛及环纹,边缘亮黄色。菌管层黄褐色,管面鲜黄至黄褐色。管孔长2-3mm,管孔小,每毫米4-5个。菌肉薄,柔软,革质,分上下两层。刚毛多,褐色,壁厚,30-60μm×5-9μm。孢子长椭圆形,无色,2.5-4μm×1.2-1.7μm。

生态习性:生于阔叶树枯木、树桩上。

分布地区:台湾等。

经济用途:此菌为木材腐朽菌,引起木材腐朽菌。往往生在栽培香菇等段木上,影响其产量, 被视为“杂菌” 。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