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狸装甲架桥车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25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海狸装甲架桥车

国别 联邦德国

名称 海狸装甲架桥车

Brueckenlegepanzer Biber

研制单位 克罗克纳-霍姆伯特-道依茨公司

Klockner-Humboldt-Deutz AG,DE波尔舍公司

Porsche,DE

生产单位 马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Mak Maschinenbau GmbH,DE

现状 完成生产计划,如有订货,可恢复生产

装备情况 澳大利亚(5辆)、加拿大(6辆)、联邦德国(105辆)、荷兰(25辆)、意大利(奥托·梅拉拉公司已为陆军生产了64辆)

概述

1965年,当豹式主战坦克投入批量生产并陆续装备部队时联邦德国就提出了利用该坦克改装架桥车问题。根据国内障碍的情况,提出了设计至少能克服20m宽障碍的架桥车。1969年参加竞争的各公司都投入研究试制,试制了以豹式坦克为底盘、桥体桢的A和B两种平推式架桥车。A型桥车的架设机构主要由可伸缩的前悬架和安装在两个支座上的托架组成,但在1970年开始的技术考核中被淘汰。B型桥车的架设机构主要由前悬架和尾部支架等组成,前悬架是活动的,在桥节位于悬架的前端时车体可对前伸的桥节形成一个平衡力矩。

1971年7~9月,对B型架桥车进行了部队试验,同年10月又进行了道路试验,12月获准进行批量生产。1973年11月,马克公司将研制的架桥车交付联邦国防军使用,正式命名为海狸,至1975年已成批装备于配备豹式坦克的部队以替换M48架桥车。

结构特点

该车车体基本与豹1主战坦克相同,具有相当的机动性、防护力和大部分相同的部件。桥体用铝合金制成,桥长22m,能保障50吨级的装甲战斗车辆和其他技术装备通过20m的壕沟或河川,在紧急情况下也可通过60吨级的车辆。桥分两节,双层固定在车上。该桥的优点是架桥时桥体水平伸出,可伸缩式悬架从桥内伸出,使桥始终水平地向前伸展,为在不利地形条件架桥创造良好的隐蔽性,这种桥可架在有10%坡度的地面上,对岸可比架设端(近岸)高或低2m。

该车架设过程为:架桥车接近壕沟或流时先使车体前面的推土铲落地以支撑车辆,下半节桥向前滑动直至其端部与上半节桥端部对齐为止,之后两节桥连锁在一起,展在壕沟上方。桥降低到位,这时悬架臂缩回,然后提升支撑铲到位。收桥可在任意一端进行。

架设过程采取半自动操纵,全部动作都可以通过机械操纵的控制阀由液压系统完成,电控限制开关能准确地终止每一个架桥动作,从而达到整个架设过程的半自动化。必要时还可使用手操纵。

性能数据

乘员2人

车重

载桥3.55m

无桥2.56m

车长

载桥11.82m

无桥10.56m

车宽

载桥4.00m

无桥3.25m

车高

载桥45300kg

无桥35100kg

车底距地高0.42m

履带中心距2.7m

履带宽550mm

履带着地长4.236m

单位压力95.2kPa

公路最大速度62km/h

行程

公路约450km

越野300km

燃料储备995L

涉水深

无准备1.2m

有准备1.65m

爬坡度60%

侧倾坡度30%

攀垂直墙高0.7m

越壕宽2.5m

发动机

生产公司MTU

型号MB838CaM-500

类型10缸多种燃料发动机

功率/转速610kW/2300r/min

传动装置

生产公司ZF

型号4HP-250

前进档/倒档数4/2

烟幕弹发射器总数量8具

电气系统电压24V

蓄电池数量/容量6个/300Ah

桥梁结构类型双节、双车辙、平推式

载重量50t

自重量9800kg

桥展开全长22m

有效桥长20m

桥宽4m

单车辙板宽1.55m

展开时高度0.9m

叠置时高度1.25m

架桥时间3~5min

收桥时间5~10min

作业人员2人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