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运会

简介第六届全国农运会2008年10月26日—11月1日在泉州举办
举办地点:泉州
2008年全国农运会的主要运动场馆---泉州海峡体育中心
我国是世界上唯一定期举办全国农运会的国家。为什么要举办农运会,从大的方面讲,是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对9亿农民的深切关怀。从小的方面讲,就是落实“以人为本”的思想,抓农村体育实际上也就是抓了劳动生产率。农民通过体育健身,可以有更旺盛的精力投入生产。而且,富裕了的农民也需要一个展示自己新形象的特殊舞台。
看惯了奥运会、全运会等高水平的竞技比赛,再来看风格迥异的“农味”比赛,会感到妙趣横生。农运会的“农味”首先体现在趣味性、观赏性和参与性,抗旱提水保苗赛跑、原地抛掷秧苗、搬挑粮食、集体奔小康接力等项目,均来源于农民的日常生活、富有中国农村特色。这种比赛最大的乐趣就是不重比赛结果,而参与者和观众都觉得其乐无穷。记者看到好些选手在插秧板上练习插秧,只见他们落秧如飞,真是插秧能手!走过去一问,却被告知他们那里早就是机械插秧了。再问对插秧训练和比赛的感受,得到大部分答案是“好玩”!简单的两个字道出我国农村的变化,他们不再是昔日的“泥杆子”,他们学会享受生活享受玩了,他们还要玩成竞技场耀眼的明星,在全国人民面前展示自己“玩”的形象。本届农运会还有个特点,运动员资格审查打破了过去必须具有农业户口的硬性门槛,新增了居住在乡镇以下的16岁以上居民即可报名参赛的规定。这是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城乡二元结构日渐打破的新形势,“农味”不再是乡土的代名词了。他们不是假农民、伪农民,不是打着农民的旗号参赛,破坏公平竞赛原则,他们是社会主义的新型农民。
中国奥委会名誉主席何振梁曾说过:“农运会是中国体育的一个创举。”这个创举的意义,也许就在体现农民兄弟提高生活质量,更快乐更好玩地奔全面小康吧!
各届农运会第一届农运会是1988年10月9日至16日在北京举行。
第二届农运会是1992年10月10日至18日在湖北省孝感市举行
第三届农运会是1996年10月12日至19日在上海举行。
第四届农运会是2000年10月29日至11月14日在四川省绵阳市举行
第五届农运会是2004年10月18日在江西宜春举行
第六届农运会是2008年10月26日在福建泉州举行
第七届农运会是2012年?月?日在河南南阳举行
农运会吉祥物第六届:农运会吉祥物“同同”,运用民间传统年画、绿叶、“海丝文化”,以及泉州的东西塔、刺桐花等元素,采用拟人化的手法设计而成。
吉祥物身着绿色叶形肚兜,绿叶上配有农运会会徽,寓意农民体育植根祖国大地;头顶十片泉州市花刺桐花瓣,寓意本届农运盛会红红火火、十全十美;脚穿海船形鞋子,寓意泉州拥有享誉中外的“海丝文化”;脚踏海浪激流勇进,寓意福建、泉州人民不断进取、敢于超越的精神;充满激情地张开双臂,寓意福建、泉州热情欢迎来自五湖四海的宾朋;右手高举泉州标志性建筑——东西塔形象的圣火,幻化成富有动感的“6”字造型,左手伸出大拇指,寓意第六届全国农运会圆满成功。
据悉,命名“同同”,取同心、同德、同根、同源之意,象征9亿农民同心同德奔小康,海峡两岸同根同源、共盼统一之寓意,且与泉州市花刺桐花谐音。
农民运动会会徽

第六届全国农民运动会会徽沿用往届农运会会徽的主体标识,由三个变形的字母“N”组成,分别代表农业、农村和农民(“N”是农
字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表示农民运动会是全国农民的体育盛会,是为宣传贯彻党对农业、农村工作方针政策服务的。“N”变形似运动员奔跑和跨越的形态,体现了我国农民对体育事业的热爱和积极参与,象征着全国农民齐心协力奔小康的信心和决心。三个“N”字采用蓝、黄、绿三色,分别代表天空、大地和庄稼,喻示农民体育植根于祖国大地,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主体标识下方的“2008福建·泉州”字样,则意味着本届农运会2008年在福建省泉州市举行。
第六届农运会会歌会歌歌词:
风生起跑线/风卷龙舟浪/风舞秧歌步/风吼摔跤场
海峡西岸风浩荡/健儿拼搏情飞扬/奥运农运手牵手/金秋收获新希望
风暖草木绿/风飘稻花香/风和炊烟绕/风满归帆唱
神州大地风浩荡/无边沃野情飞扬/和谐中国抖精神/潇潇洒洒奔小康
第六届农运会会歌《风浩荡情飞扬》由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泉州市音乐家协会副主席谢万智作词,福建省歌舞剧院青年作曲家卢荣昱作曲。
《风浩荡情飞扬》诠释了农运会“拼搏、创新、和谐、小康”和“活力泉州、人文农运”的理念,突出“三农”特性,突出举办地泉州鲜明的“海峡西岸”地域特色,“它凝聚着九亿中国农民对生活的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