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鼠狼步兵战车
国别 联邦德国
名称 黄鼠狼步兵战车
Marder Infantry Combat Vehicle
研制单位 莱茵钢铁集团
Rheinstahl Group,DE
亨舍尔工厂
Henschel Werke,DE
瑞士莫瓦格公司
MOW
生产单位 莱茵钢铁集团
Rheinstahl Group,DE
马克公司
Mak,DE
现状 完成生产计划,如有合同,可恢复生产
装备情况 联邦德国和阿根廷
概述
1960年1月联邦德国与两大集团签订了设计与制造履带式步兵战车的合同。这两大集团是:由莱茵钢铁-哈诺玛格(Rheinstahl-Hanomag)公司、鲁尔钢铁(Ruhrstahl)公司、威顿-安楠(Witten-Anenn)公司和布诺·沃内格(Buero Warnecke)公司等4家企业组成的莱茵钢铁集团和由亨舍尔工厂与瑞士莫瓦格2家公司组成的另一集团。第一批制出样车7辆,其中莱茵钢铁-哈诺玛格公司3辆,亨舍尔工厂与莫瓦格公司各2辆。1961~1963年间,又制出第二批样车8辆,其中莱茵钢铁-哈诺玛格公司4辆,亨舍尔工厂1辆,莫瓦格公司3辆。后来由于优先发展反坦克炮和多管火箭炮,该车的研制工作曾一度停顿。
1966年恢复研制工作,军方正提出设计要求。1967年,根据这些要求,开始第三批和最后一批样车的制造,共计10辆。莱茵钢铁-哈诺玛格和莫瓦格两家公司各3辆,亨舍尔工厂4辆。
1964年亨舍尔工厂被莱茵钢铁集团兼并,从此,研制工作大部分由该集团完成。1967~1968年间,预生产10辆,并于1968年10月作为首批车辆交付联邦德国陆军进行部队试验。试验于1968年10月开始,1969年3月结束。1969年4月正式批量生产,同年5月命名为黄鼠狼步兵战车。。1969年,确定莱茵钢铁集团为主承包商,马克公司为子承包高。这两家企业现在已分别改名为蒂森·亨舍尔(Thyssen Henschl)公司和克虏伯-马克公司,位于基尔。早期的生产合同规定,莱茵钢铁集团的产量为1926辆;马克公司为875辆。1974年莱茵钢铁集团又续订了生产210辆的合同,马克公司的生产总数也增加到975辆。到1975年,该车预订的产量已全部完成,但底盘仍在莱茵钢铁集团的亨舍尔工厂继续生产,用于改装罗兰德(Roland)2型防空导弹发射车,直到1983年才结束。
结构特点
该车车体采用装甲结构钢焊接结构,可防枪弹和炮弹破片,前部可防20mm机关炮炮弹。
驾驶员位于车体前部左侧,配有3个潜望镜,中间1个可换成被动式夜间驾驶仪。在驾驶员后面有1名步兵,其潜望镜可旋转360°。
由凯勒尔(Keller)公司和克纳皮赫(Knappich)公司设计的双人炮塔在车顶前部,车长位于炮塔内右侧,炮手在左侧。炮塔上装有1门外置式20mm的MK20 Rh202机关炮,系莱茵金属(Rheinmetall)公司生产,俯仰范围为-17°~+65°,水平方向可旋转360°,可用3种不同的弹从左、右、上3个方向供弹,以便于炮手根据不同的目标适时送弹。弹壳可从炮塔内自动抛出。
在20mm机关炮右侧有1挺7.62mm的MG3并列机枪,左侧有6具烟幕弹发射器,在车后载员舱顶部还有1挺莫瓦格公司的遥控式7.62mm的MG3机枪,俯仰范围为-15°~+60°,水平方向可旋转180°。
车长和炮手各有1个PERI Z11瞄准镜,放大倍率为2×和6×,用于攻击地面目标和对空射击,该镜也可由红外夜间瞄准镜取代。另外,车长还有8个潜望镜,以便于环形观察;炮手有3个潜望镜。在主炮的左侧还有1具红外/白光探照灯,可随主炮俯仰。
动力舱在驾驶员右侧。与发动机匹配的是伦克(Renk)公司的HSWL-194型4速变速箱与无级液压转向装置,功率通过车体后部两侧的侧传动输往履带。散热器在车体后部跳板的两侧,冷却空气借助轴流式风扇从车体顶部两侧的侧传动输往履带。散热器在车体后部跳板的两侧,冷却空气借助轴流式风扇从车体顶部的格栅进入车内。
行动部分采用扭杆悬挂,有6对双负重轮和3对托带轮,主动轮在前,诱导轮居后,第一、二、五、六负重轮处装有液压减振器。迪尔(Diehl)履带有可更换的橡胶衬垫。
该车涉水深为1.5m,如借助辅助装置可达2.5m。
载员舱在车体后部,可载步兵6人,分两排,第排3人,背靠背坐。座位系莫瓦格公司设计的,可以调整,能躺下4人。人员通过车体后部的跳板出入。载员舱的两侧各有两个球形射孔,顶部两侧各有1个顶窗和3个潜望镜。射孔与潜望镜匹配一起,可使4名步兵从车内安全射击。所有黄鼠狼车辆都有三防装置,除指挥车外,均可安装米兰(MILAN)反坦克导弹发射架。
型号演变和变型车
该车曾设想过许多变型车,其中有的已陆续淘汰,诸如自行高炮、多管火箭炮、长剑防空导弹发射车、自行迫击炮、炮兵观察车、救护车与运货车等。
从1979年起,黄鼠狼步兵战车经过多次改进后,分别命名为A1、A2、和A3型。
1.黄鼠狼A1型
从1979年9月到1982年12月,所有2136辆黄鼠狼步兵战车均按A1型的标准改进。
该车按改进项目的不同又分为A1(+)、A1(-)和A1A等3个型号。
在上述2136辆中有640辆改进为A1(+)型。主要改进项目为20mm机关炮改为双向单路供弹,以便能迅速更换弹种;改装带热 指示器的微光夜视仪;改进了火炮控制装置。此外还增添了2节5m长的牵引绳等附属设备,因而使A1型的战斗全重增到30t。乘员仍为4人,但载员却由原来的6人减为5人。
350辆改进为A1(-)型,与A1(+)不同之昝未装热指示器。
其作1146辆未装被动式夜视仪,故命名为A1A型。
2.黄鼠狼A2型
1983年起联邦德国又将黄氧狼A1型按A2型标准改进,主要是改装热像瞄准镜,但只有674辆加装,其余1462辆尚未装上。春他变化是取消了炮塔上的白光/红外探照灯及车后的机枪架,改进了燃料箱、冷却系统、水上推进清洗装置和行动部分。另外,燃气轮辅机正在试验中,有可能装在车体后门附近左侧。
3.黄鼠狼A3型
所采取的改进措施主要是为了增强车辆的装甲防护。这些改进措施是在前上装甲、炮塔两侧、车体后门披挂附加装甲;在车辆顶部增设间隙装甲;在车体两侧各增加3块盒式装甲。在车后门增挂的附加装甲所形成的空间,用于存放士兵个人装具,故取消门上的射孔。改进人机工程设计,使车内人员更加舒适。此外还拟用35mm机关炮取代原来的20mm机关炮。以上改进从1989年开始,如全部实现将增重1.6t。
黄鼠狼步兵战车的改进为研制新一代步兵战车,即黄氧狼2型奠定了基础。
4.装25mm机关炮的黄鼠狼步兵战车
联邦德国陆军已提出要求,利用黄氧狼步兵战车、山猫侦察车以及莱茵金属公司双管自行高炮的炮塔改装,并用新型的25mm机关炮取代莱茵金属公司的MK20 Rh202型20mm机关炮。瑞士厄利空(Oerlikon)公司也曾建议改装KDD-A炮塔,但因价格昂贵而被否决。
为了满足上述要求,莱茵金属公司毛瑟(Mauser)公司研制了1门25mm机关炮,装在稍加改进的黄氧狼步兵战车的原炮塔上并进行了试验。两家公司的火炮分别命名为Rh205型与E型。除普通穿甲弹和榴弹外,两门炮均可发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该弹已研制成功。经过对比试验,最终选定毛瑟公司的E型,但因经费原因,80年代末以前不会采用。
5.装LWT-3炮塔的黄氧狼步兵战车
LWT-3炮塔是一种三向稳定的轻型武器炮塔,已完成试验,原基型车上的20mm机关炮仍保留。
6.装35mm机关炮的护卫坦克
蒂森·亨舍尔公司已建议采用黄氧狼步兵战车底盘改装新型的双人炮塔,外装1门35mm机关炮,1挺7.62mm并列机枪和1个反坦克导弹发射架。战斗全重约为30t。这种机关炮与联邦德国陆军已列装的猎豹(Gepard)双35自行高炮的火炮一样,采用双弹带供弹。由于炮塔座圈直径较大,故载员舱的两个环形舱门有可能取消。
7.装有FL-15或FL-20炮塔的黄鼠狼/龙式底盘
1983年中,为了训练目的,利用黄鼠狼/龙式底盘改装法国FL-15炮塔,炮塔内安装1门105mm火炮。车上的观瞄仪器有车长的7个554潜望镜、2个OB44液间双目观察镜和1个M212潜望/望远镜,后者有1.5×和6.5×两个放大倍率。另外还有位于炮塔顶部的TCV186激光测距仪,最大测距范围10km,精度±5m。炮塔可旋转360°,主炮俯仰范围-8°~+12°,可发射法国地面武器工业集团(GIAT)定装式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曳光破甲弹、烟幕弹、照明弹以及训练用的破甲弹和榴弹。车长有超越控制装置。
1985年,黄氧狼底盘还装过法国新型的FL-20炮塔,主炮为法国地面武器工业集团105mm的105G1火炮,火炮装有炮口制退器和热护套。可发射该集团定装式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曳光破甲弹、榴弹、烟幕弹和照明弹。在主炮右侧有1门并列安装的20mm机关炮的后备武器还有7.62mm机枪或12.7mm机枪。另外,还可选装7.62mm或12.7mm高射机枪。
FL-20炮塔采用了自动装弹机,并有2个旋转式弹仓,每个装弹6发。车长可根据目标显示,按下电钮选弹。炮手有1个昼夜瞄准镜,昼间放大倍率为1×和8×,夜间为6×。车长也有昼夜瞄准镜,昼间放大倍率为1×和7×,夜间为4×。该炮塔装有SFIM LRS-5火控系统和索佩朗(Sopelem)TJN2/71瞄准镜。该火控系统有激光测距仪、数字处理机和以计算机为中心的导引与搜索系统。该炮塔采用液压或电液操纵,能旋转360°,最大回转速度为36°/s,火炮俯仰范围为-8°~+12°。车长有超越控制装置。任选设备有车长陀螺稳定式SFIM VS580瞄准镜、灭火装置、红外探照灯、热像仪、附加装甲和近战防护系统等。
8.装外置式火炮的黄鼠狼车
莱茵钢铁集团的亨舍尔(Rheinstahl Henschel)工厂和克虏伯-马克公司均曾利用该车底盘试验过外置式火炮,口径为105mm,安装在车体顶部,命名为VTS-1型。研制目的是为了试验,并且在瑞典进行过鉴定。试验分为B和D两个方案,B方案是车长和炮手随火炮一起旋转;而D方案则是车长和炮手在车体内不动。
9.罗兰德防空导弹发射车
车上装罗兰德2型导弹,合同采购量为150辆,到1983年已完成。
10.雷达车
第一辆TUER雷达车样车于1981年底交付联邦德国陆军,将原车体加高,炮塔取消,改培训液压操纵的桅杆,桅杆顶部有西门子(Simens)公司的雷达,作用距离为30km。当桅杆升至使用状态时,离地面的高度为10m。车体加高后车内容积增大,可装雷达的器件、显示与控制装置、数据处理系统、电源、冷却装置以及液压设备等。
该车的主要性能是,乘员4人,车长7.20mm,车宽3.27m,行军时车全高3.58m,战斗全重35t,公路最大速度为60km/h,公路最大行程570km。主要武器装备为指挥塔两侧各有1挺7.62mm机枪,在车体后部两侧各有4具烟幕弹发射器。
11.TAM中型坦克车族
应阿根廷陆军的要求,蒂森·亨舍尔公司研制了TAM中型坦克车族(见主战坦克部分)。为了配合该坦克作战,该公司又研制了VCTP步兵战车,需求量为300辆。另外还利用TAM/VCTP的底盘发展了利用法国GCT155mm榴弹炮的炮塔改装的155mm自行榴弹炮、TH302履带式步兵战车、57mm护卫坦克、57mm自行高炮、龙式30mm双管自行高炮等一系列的变型车。
性能数据
型号黄鼠狼
乘员3+6人
战斗全重30000kg
净重28200kg
单位功率14.70kW/t
单位压力82.40kPa
车长6.790m
车宽3.240m
车高
至炮塔顶部2.985m
至车体顶部1.900m
火线高
20mm机关炮2.560m
7.62mm并列机枪2.735m
车底距地高0.440m
履带着地长3.900m
履逞中心距2.620m
履带宽450mm
公路最大速度
四档75km/h
三档47km/h
二档31km/h
一档16km/h
涉水深1.5m
有准备时2.0m
爬坡度60%
侧倾坡度30%
攀垂直墙高1.0m
越壕宽2.5m
转向半径
四档30m
三档20m
二档13.5m
一档6.5m
发动机
生产公司MTU
型号MB833 Ea-500
类型6缸水冷柴油机
功率/转速441KW/2200r/min
传动装置
生产公司伦克(Renk)
型号HSWL-194
前进档/倒档数4/4
悬挂装置类型扭杆
主要武器口径/型号/类型20mm/MK20 Rh202/机关炮
并列武器口径/型号/类型/数量7.62mm/MG3/机枪/1挺
烟幕弹发射器数量6具
弹药基数
主炮弹1250发
机枪弹5000发
车长火控超越控制有
炮塔驱动方式电液/手动
车长控制装置有
炮手控制装置有
炮塔旋转范围360°
火炮俯仰范围-17°~+65°
炮塔最大回转速度60°/s
火炮最大俯仰速度40°/s
火炮稳定器无
电气系统电压24V
蓄电池数量/电压6个/12V
*早期装备的黄鼠狼步兵战车乘员为4+62 ,在载员舱顶部后方有遥控机枪。
黄鼠狼车族
装25mm机关炮的黄鼠狼步兵战车
----装LWT-3炮塔的黄鼠狼步兵战车
----装35mm机关炮的护卫坦克
----装FL-15或FL-20炮塔的黄鼠狼/龙式底盘
黄鼠狼------
----装外置式火炮的黄鼠狼车
黄鼠狼A1----罗兰德防空导弹发射车
----雷达车
黄鼠狼A1A
----TAM中型坦克
黄鼠狼A2----VCTP步兵战车
----TH302步兵战车
黄鼠狼A3----TAM中型坦克车族----------155mm自行榴弹炮
----57mm护卫坦克
----57mm自行高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