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山空心挂面制作技艺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25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岐山空心挂面历史悠久,是人民生活中传统手工面食品制作中最为独特的上品。传统空心挂面以前茁苜蓿地长出的“紫麦”(现为优质小麦品种)为原料,其中包括10余道工序,主要为: 1、磨面:将优质小麦经簸、筛、淘、晾后,磨成精细的面粉(需用极细密的锣面工具)每百斤小麦出粉率65%。

2、和面:将面粉用盐水合成团块,用手使劲反复揉压,直至能拉成圆条状为宜(每百斤面粉加盐5—7斤)为宜。

3、揉条:将和好的面块放在案板上,用力揉搓成大条(粗如水杯,长约尺许)。

4、捂条:将搓成的大条盘入盆内,用湿毛巾苫住约40分钟。

5、搓条:将大条撒上糜面,搓成小拇指粗的小条,再盘入盆中捂30分钟左右。

6、入槽:将捂好的小条搭在手指粗的竹柱棍上,放入特制的挂面槽内(温度36C0,约一小时许。

7、开面:将槽内每对柱棍,架入特制的开床之上,从上至下拉动直到底端,依次又放入槽内,捂半个小时。

8、上架:将槽内面条醒动下坠后取出,开始上架。

9、换架:将上架的挂面,摆动挂吊成细条。晾至七成时,放置屋内,再上架,剪去下部面头。

10、截条:将做好的挂面,放在案板上切成5——8寸长的挂面面条,用麻纸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