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血飞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2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所属卷:Caesalpinia L.

所属科:Caesalpiniaceae nom. conserv.

中文名:见血飞

其它中文名:麻药(屏边),大见血飞(云南种子植物名录)。

文献来源:Caesalpinia cucullata Roxb.(1814),num.nud.,(1832)descr.;Craib(1928);Hattink(1974);Ohashi(1975),et in Hara et al.(1979),cum var.grandis Heyne ex Baker(1878);J.E.Vidal et Tul Thol(1976);J.E.Vidal in A.Aubrev.et JeanF.Leroy(1980)*;云南种子植物名录(1984);Griers et Long(1987);中国植物志(1988)*;H.Koba et al.(1994).

Mezonevron cucullatum(Roxb.)Wight et Arn. (1834);Baker in Hook.f.(1878);Gagn.in Lecomte(1913);豆科图说(1955);Back.&Bakh.f.(1963);Chashi in Hara(1966);M.cucullatum Wight et Arn.var.robustum Craib(1928).

描述字段:藤本;茎具粗壮的钩刺,刺基部膨大而成扁圆形木栓化凸起,小枝无毛,疏生黑色倒钩刺。二回羽状复叶,叶轴长20—40厘米,无毛,具钩刺,羽片2—5对,羽轴有钩刺,小叶大,4—5对,革质,卵圆形至长圆形,长5—12.5厘米,宽4—5.5厘米,先端渐尖或锐尖,基部阔楔形或钝圆,稍不对称,无毛,叶面深绿色,有光泽,背面灰白色,小叶柄长3—5毫米。总状花序单1或2支,或为顶生圆锥花序,长10—20厘米;花梗长6—12毫米,无毛;萼片5,无毛,下方1片盔状,长9毫米,其余4枚三角状长圆形,黄色;花瓣5,黄色,不等大,4片相似,长圆形,黄色有红色斑纹,上面1片宽而短,先端2裂成鱼尾状,有短梗;雄蕊10,伸出花冠外,花丝基部稍粗,被褐色长柔毛;子房具柄,无毛,花柱细长,柱头小,截形。荚果长圆形,长8—12厘米,宽2.5—3.5厘米,扁平,红褐色,沿腹缝线有翅,翅宽6—7毫米,不开裂。种子1(—2)粒,位于荚果中央。花期11月至翌年2月,果期3—10月。

分布及生境:产蒙自、屏边、思茅、西双版纳、景东、盈江、芒市;生于海拔150—1 200米山坡灌丛、林缘或沟边、疏林中。印度、尼泊尔、锡金至中南半岛、马来半岛均有分布。

植物的用途及功能:藤茎入药,有活血止痛之效。

【药 名】:见血飞

【拼 音】:JIANXUEFEI

【来 源】:为双子叶植物药芸香科植物刺异叶花椒的根或根皮。

【功 效】:祛风散寒,活血舒筋,镇痛。

【主 治】:治风寒咳嗽,风湿麻木,跌打损伤,外伤出血,大便秘结。

【性味归经】:辛,温。①《贵州草药》:“辛,温。”②《陕西中草药》:“涩辛,平。”入肝、肺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或研末冲服。外用:捣敷或研末撒。

【别 名】:散血飞、黄椒(《贵州草药》)、刺三加、红三百棒(《陕西中草药》)

【动植物资源分布】:分布陕西、湖北、贵州、四川等地。

【药材的采收与储藏】:春、夏、秋三季均可采挖,晒干,或取根皮晒干。

【拉丁名】:原植物刺异叶花椒Zanthoxylum dimorphophyllumHemsl.Var. spinifolium Rehd. Et Wils.

【考 证】:出自《贵州草药》。《陕西中草药》:“刺异叶花椒的叶,性味功能亦同根皮。多配伍外敷,用于接骨。”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