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

砂【sand】指的是岩石经风化或轧制而成的粒径为0.074~2mm的粒料。
砂,有很多种类,有河砂,海砂,金属砂,天然砂岩粉化后的砂,等等!说偏离一点,还有砂布。
此处就字面意思做个注释。
砂,也作沙,在施工中称为细集料,按直径不同分为:粗沙、中沙和细沙,通过细度模数Mf定:粗沙Mf=3.7—3.1,中沙Mf=3.0—2.3,细沙Mf=2.2-1.6.
字。指石之细碎者 [sand]。如:砂颗(砂粒);砂壤(沙质的土壤);砂丁(矿工);砂石(砂土和石子);砂包(沙袋);型砂;砂碛(沙漠;沙滩)
(2) 泛指细碎如砂的物质 [sand-like material]。如:砂糖;砂瓶(陶罐);砂眼杂质在铸件上形成的小孔;砂壶(用粘土为原料烧制成的陶质壶类之一);砂锅(用粘土为原料烧制成的锅)
(3) 道家所炼丹砂,简称“砂”。“朱砂”的简称 [cinnabar]。如:砂汞(丹砂和水银)
常用词组
--------------------------------------------------------------------------------
◎ 砂布 shābù
[abrasive cloth] 粘有金刚砂的布,用来磨光金属器物
◎砂灰shāhuī
[sand-lime] 由砂和石灰混合成
◎ 砂浆 shājiāng
[mortar] 砌砖石用的粘结物质,由沙子加水泥、石灰膏或粘土,再加水合成
◎ 砂金 shājīn
[gold dust] 冲洗废砂后在淘盘上剩余的金粒
◎ 砂坑 shākēng
[sandpit] 在砂土中挖掘的坑,尤指作为取砂的场所
◎砂砾shālì
[gravel] 全部或主要由直径由二毫米至一厘米或再大些的无棱角碎石组成的松散材料
◎砂轮shālún
(1) [grindstone]∶天然沙石制成的扁平圆石,它绕轴旋转,用以磨快刀具或使物件成形或磨光
(2) [emery wheel]∶由粘结金刚砂粉固结而成的轮子,或具有金刚砂表面的轮子,主要用来磨削、研磨或抛光
◎ 砂囊 shānáng
[gizzard of a bird] 鸟类消化道紧接嗉囊之后的一个囊,在吃种子的鸟体中尤其发达,特别是有厚的肌肉壁和一层硬的角质衬里,适于磨碎食物,它的肌肉运动常借助鸟类吞咽的沙石来磨碎食物
◎ 砂皮 shāpí
[rubber] 擦火柴用的粗糙砂面
◎ 砂糖 shātáng
[granulated sugar] 一种颗粒像砂粒那样大的糖,分赤、白两种。赤砂糖含少许糖蜜,白砂糖纯度则高一些
◎ 砂土 shātǔ
[sandy soil] 含砂质的土壤;由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沙和百分之二十以下的粘土混合而成的土壤
◎ 砂心 shāxīn
[sand core] 用型砂制成的铸造砂模芯子
◎ 砂型 shāxíng
[sand mould] 用潮湿的型砂做成的铸造用模型
◎ 砂岩 shāyán
[sandstone] 一种沉积岩,由砂粒、粘土、石灰等粘结而成,用做磨石或建筑材料
◎ 砂眼 shāyǎn
[sand hole]气体或杂质在铸件内部或表面形成的小孔
◎ 砂皂 shāzào
[sandsoap] 用于各种清洗的砂粒皂
◎ 砂纸 shāzhǐ
(1) [sandpaper]∶在一面用胶粘上砂子或其他磨料的纸,用于磨光和抛光
(2) [glass paper]∶粘有玻璃粉的纸,用来打磨竹木
◎ 砂洲 shāzhōu
[sandbar] 河流或沿海水中被水流堆积到或靠近水面的砂梁或砂脊
◎ 砂子 shāzi
[sand] 细小的石粒
【午集下】【石字部】 砂
--------------------------------------------------------------------------------
【广韵】所加切【集韵】师加切,𠀤音纱。【广韵】俗沙字。【集韵】沙,或作砂。○按《史记·孝武纪》:李少君言於上曰:𧙈灶则致物,致物而丹砂可化为黄金。丹砂,卽今朱砂也。《集韵》《韵会》於沙字下注亦作砂。《广韵》幷斥砂为俗字。惟《正字通》云砂类不一。《本草》朱砂性甘味寒。又《广舆志》:粤西庆远府宜山县产砂,生山北者曰辰砂,生山南者曰宜砂,地脉不殊,砂亦无别。又缩砂蔤,其子一团八隔,如黍米,辛香可调食。今砂仁,卽缩砂子。又硼砂,生西南番,分黄白二种。又兔矢曰明月砂,亦名兔簟。又蝙蝠矢曰夜明砂。《本草纲目》砂载玉石部,与水部沙音同义异,不宜合而为一,此足正旧说之谬矣。又叶苏和切,音梭。【白居易诗】容光未消歇,恩爱忽磋跎。何意掌上玉,化作眼中砂。
欢迎参与讨论和修订“砂”字的字义注释
你打算做啥?》《现代汉语大词典〉上的解释为 同“沙”(例证:防沙林 飞沙走石 豆沙)
1`细小的石粒
2`像沙的东西
3`(shā)姓
习语:砂布 砂浆 砂礓 砂轮 砂囊 砂皮 砂糖 砂型 砂眼 砂样 砂纸
砂是组成混凝土和砂浆的主要组成材料之一,是土木工程的大宗材料。
砂一般分为天然砂和人工砂两类。由自然条件作用(主要是岩石风化)而形成的,粒径在5mm以下的岩石颗粒,称为天然砂。人工砂是由岩石轧碎而成,由于成本高、片状及粉状物多,一般不用。
砂的粗细程度是指不同粒径的砂粒混合在一起的平均粗细程度。通常有粗砂、中砂、细砂之分。砂的颗粒级配是指砂子大小颗粒的搭配比例。如图可以看出,如果是同样粗细的砂,空隙最大[ 图(a)],两种粒径的砂搭配起来,空隙有所减小[ 图(b)],三种粒径的砂搭配,空隙更小[ 图(c)]。由此可见,砂子的空隙率取决于砂料各级粒径的搭配程度。级配好的砂子,不仅可以节省水泥,还提高了混凝土和砂浆的密实度及强度。砂的粗细用细度模数Mx表示。细度模数越大,表示砂越粗。根据细度模数大小范围,把砂划分为粗砂、中砂、细砂、特细砂。
骨料颗粒级配示意图
(a)单一颗粒 (b)两种粒径 (c)多种粒径
砂在自然状态下往往含有一定的水分,其含水状态有四种(见图)。
1.完全干燥状态[ 图(a)] 在105℃±5℃下烘干,达恒重时的状态。
2. 风干状态[ 图(b)] 也叫气干状态,指砂子含水率和周围湿度达动态平衡时的状态。
3. 饱和面干状态[ 图(c)] 颗粒表面干燥,内部孔隙吸水达饱和时的状态。
4. 完成湿润状态[ 图(d)] 颗粒内部吸水饱和且表面附有吸附水的状态。
显然,砂的含水状态直接影响混凝土或砂浆拌合用水及砂的用量。
【风水中的砂】
砂,穴四周的山。风水观念认为:山厚人肥,山瘦人饥,山清人贵,山破人悲,山归人聚,山走人离,山长人勇,山缩人低,山明人达,山暗人迷,山顺人孝,山逆人嘶。山形变化不定,有左观方者而右观圆者,高视而正,低视而偏,正视而丑,侧视而美。要使山形变化,关键在点穴。穴点得好,就能使远山变近,高山变低,恶山变秀,丑山变美,去山回还,斜山端正。砂形之情态万殊,咫尺之移颇异。砂水相连,砂关水,水关砂。抱穴之砂关元辰水,龙虎之砂关怀中水,近案之砂关中堂水,外朝之砂关外龙水。穴前两边是侍砂,能遮恶风。从龙抱拥的是卫砂,外御凹风,内增气势。绕抱穴前的是迎砂,面前特立的是朝砂。水左来,砂右转。水右来,砂左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