册书
册书
读音:ceshu
解释:
1,史册。
出处:班彪《王命论》:“全宗祀于无穷,垂册书于春秋。”(按:《汉书.叙传上》作“策书”。)
2,古代帝王用于册立、封赠的诏书。
出处:《新唐书.百官志二》:“凡王言之制有七:一曰册书,立皇后、皇太子、封诸王,临轩册命则用之。”也指一般的诏书。《汉书.公孙弘传》:“书奏,天子以册书答。”
册书,初称策书,源于周代,魏以后改为册书,是帝王用于册立、封赠的文书。清制, 册立皇后,封王尊贤,封妃嫔公主时,都要有册书,根据册封之人的不同等级,颁发金、玉、银、铜、纸等不同质地的册书。册书为黄绫朱字,用满、蒙、汉三种文字书写,长8 6厘米,宽3 9厘米。
以庄妃册书为例,其右边为汉文,中间为蒙文,左边为满文。汉文内容为:
奉天承运
宽温仁圣皇帝制曰自开辟以来有应运之主必有广胤之妃然锡册命而定名分诚圣帝明王之首重也兹尔本布泰系蒙古廓儿沁国之女夙绿作合淑贤性成朕登大宝爰做古制册尔为永福宫庄妃尔共贞懿简纯孝□让恪遵皇后之训勿负朕命
大清崇德元年七月初十日(黑字,写于红泥玉玺印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