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砂仁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2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所属卷:Amomum Roxb.

所属科:Zingiberaceae

中文名:海南砂仁

文献来源:Amomum longiligulare T.L. Wu海南植物志,附录(1977);中国植物志(1981)*;新华本草纲要(1988).

描述字段:直立草本,高1—1.5米,具匍匐根茎。叶片线形或线状披针形,长20—30厘米,宽2.5—3厘米,先端尾状细尖,基部渐狭,两面无毛;叶柄长约5毫米;叶舌披针形,长2—4.5厘米,膜质,无毛。花序梗长1—3厘米,被长约5毫米的宿存鳞片;苞片披针形,长2—2.5厘米,褐色;小苞片长约2厘米,包住萼管;花白色,萼管长2—2.2厘米,先端具3齿;花冠管稍长于花萼,裂片长圆形,长约1.5厘米,唇瓣圆匙形,长与宽约2厘米,白色,先端突出2裂的黄色短尖头,中脉隆起,紫色;雄蕊长约1厘米,药隔附属体3裂,中裂片半圆形,两侧裂片近圆形。蒴果卵圆形,具钝三棱,长1.5—2.2厘米,宽0.8—1.2厘米,被片状分裂的柔刺,刺长不过1毫米;种子紫褐色,被淡棕色、膜质假种皮。花期4—6月,果期6—9月。

分布及生境:西双版纳有引种;广东、海南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广东崖县。

植物的用途及功能:果实药用,功效同砂仁。

药用——

【药 名】:海南砂仁

【拼 音】:HAINANSHAREN

【来 源】:为双子叶植物药姜科砂仁属植物海南砂仁的果实。

【功 效】:理气开胃、醒脾消食。

【主 治】:治脾虚运化失常、脘腹胀满、饮食不香、纳呆食少、食积于胃、消化不良、不欲饮食、面黄肌瘦等。

【性味归经】:辛,温,脾、胃二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一20克。

【别 名】:土砂仁(海南岛)

【动植物资源分布】:分布于海南岛地区。

【拉丁名】:海南砂仁Amomum longiligular T. L. Wu

【考 证】:始载于《海南植物志》。

【中药化学成分】:果实含挥发油,油中的成分有a一和B一蒎烯、蒈烯一3、柠檬烯、桉油素、p一聚伞花烃、芳樟醇、樟脑、乙酸龙脑酯、a一胡椒烯、反一B一含合欢烯、白菖烯、毕澄茄烯、橙花叔醇、愈创木醇等。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