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2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药物名称: 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

药物别名:

英文名称:

说明: 本类中包括溴氰菊酯(敌杀死)、氯氰菊酯(兴棉宝)、戊氰菊酯(速灭杀丁)等。

功用作用: 其氰基影响机体细胞色素c及电子传递系统,使脊髓神经膜去极期延长,出现重复动作电位,兴奋脊髓中间神经元和周围神经。它对人畜毒性较小。重症中毒者也可使人惊厥、呼吸困难、心悸、血压下降甚至昏迷,可对症治疗。

用法用量: 以溴氰菊酯为例,①气雾剂:溴氰菊酯0.01%,益必添0.25%,增效醚1.0/。②微型乳剂:微粒溴氰菊酯0.02%,益必添0.01%~0.04%,增效醚0.05%~0.2%。③可湿性粉剂(凯素灵):含药2.5%,用于滞留处理,每m2用有效成分5mg(蚊、蟑螂)10mg(蝇)。④粉笔(杀蟑螂),含量为0.03%~0.05%。

中毒表现:以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症状为主。

(1)口服中毒:上腹烧灼感、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继而可出现头晕、头痛、全身不适,面部麻胀。

(2)吸入中毒 呼吸道吸入者,先表现为呛咳、流涕等粘膜卡他症状,随之出现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症状,与口服中毒相似。并有皮肤及眼部刺激反应。

{中毒解救}

(1)一般处理:

一般口服中毒者,催吐、洗胃、导泻、保温处理。洗胃液可用2%-5%的碳酸氢钠溶液,碱性溶液加速分解。吸入中毒可心用乙酰半胱氨酸雾化吸入15分钟

(2)特殊治疗:2型拟除虫酯中毒可用3%亚硝酸钠注射液10-15ml或25%-50%硫代硫酸钠注射液50ml稀释后缓慢静脉注射,以加速毒物分解。防治皮肤治疗反应,用2%维生素E油剂涂擦,宜及早使用。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