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针绣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2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广绣针法之一。捆咬针法的一种,又名“抢针”。咬针有顺咬(又名“正捻”)和倒咬(又名“反捻”)两种。是用短直针顺着形体的姿势,以后针继前针,一批一批地抢上去的针法。可以说,这种针法是直针的发展。顺咬同苏绣的“正抢”;反咬同苏绣的“反抢”针法基本相同。顺咬的特点颜色深浅参差,针路平铺匀整。绣时多是由外至内,亦有由里至外的。针路要一批批地整齐刺绣。绣花瓣、鳞翼时,交界处一般须留一线距离,行话称“水路”。反咬的特点是颜色匀净,深色或浅色都一批一色。大多数由浅到深,富有装饰性。在每批靠外边缘的内面,都须加一条压线,使盖绣在上面的绒线略为隆起。这不但在质感、绒线的反光等方面加强了艺术效果,而且有着异常整齐的感觉。绣时由内向外,做一批压一线,绣花瓣时压线要注意花瓣的特点和背向,部分不必压时可不压,务求更好地表现物像的特点。适用范围较广,刺绣花瓣和动物的鳞、翼等,经常使用。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