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血时间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2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正常范围

玻璃管法:5~10min;

塑料管法:10~19min;

硅管法: 15~32min。

检查介绍

凝血时间指离休静脉血与体外异物表面接触后,体内内源性凝血系统被激活,最后生成纤维蛋白而使血液凝固。

临床意义

凝血时间延长见于:

先天性凝血因子缺乏:如各型血友病;

获得性(后天性)凝血因子缺乏,如重症肝病、维生素K缺乏等;

纤溶蛋白溶解活力增强:如继发性、原发性纤维蛋白溶解功能亢进等;

血液循环中有抗凝物质:如有抗因子Ⅷ或因子Ⅸ抗体、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早期肝素治疗时等。

凝血时间缩短见于:

高凝状态:如促凝物质进入血液及凝血因子的活性增高等情况;

血栓性疾病:如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脑血管病变、糖尿病伴血管病变、肺梗死、深静脉血栓形成、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和肾病综合征等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