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词戏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2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南词戏

流行于南平、邵武、建瓯、建阳、沙县、将乐等市县。南词戏由南词发展而来。南词源于明末清初江苏苏州一带的 “滩黄”。相传于清乾隆、嘉庆年间,由一位苏州商人带到福建,起初是南词演唱。建国后,文艺工作者将它与闽北的民间艺术相结合而成为富有特色的地方民间戏曲剧种。南平南词戏的音乐唱腔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俗称“八韵南词”,即正板唱八句,一句一个韵,然后根据剧情内容的需要,组合或各种不同的曲调。此外还有单玄、双玄、别玄、别调以及民歌小调等,也保留了一些昆曲常用的曲牌。南词戏的传统剧目有《白兔记》、《昭君出塞》、《白蛇传》、《秋江》、《僧尼会》、《拜月》、《借衣劝友》、《井台会》等。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