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礼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05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这最早是孔子说的,有来无往非礼也.

礼,就是礼数.整句话的意思就是说,人送你礼物,你要回礼,人家对你笑,你也应该回一个表示友好,

同样,如果对方送的是炸弹,露出的是冷笑,也要连本带利地还给他,

不还,就是非礼.是缺乏教养的表现.

现代的引申意就是强奸,或者企图强奸。

非礼是一个极不吉利的、刺眼的、充满蛊惑的文词。

只要听说“××非礼××”,“××被××非礼”,人们总是津津乐道,口不掩饰对这种事情的兴趣,非要弄出个神秘感才能罢休。因为这事往往发生在男女人的身上,又往往与“性骚扰”异曲同名。

从本质上说,非礼者与被非礼者都是可怜的,前者总是以其盛气或激情而占主动,后者同时以其无奈和被动而遭怏。

非礼的出发点只有一条,那就是传统上说的占点小便宜。说穿了,是人类本能的直白,是人性弱点的暴露,是意识潜层里无法逾越的障碍。

非礼出手,有极强的杀伤力,或如以石投水样的沉眠,或如以石击卵样的横扫,或如以石碰石样的轰鸣;但更多时候则如以石追球样的没趣,或如以卵撞石样的不自量力。

总之,非礼不成,没有结局,非礼者不会罢休的,或伺机而行,或蓄势待发,或频频出击,直至遭遇难堪,撞碰南墙方才停息。

非礼者常为天下所不齿,世人往往会群起而攻之,俟茶余饭后,便将冷嘲热讽一齐泼来,致使非礼者淹没于唾水中。然此地伏,彼地起,非礼者依然代不乏人,前赴后继。

非礼者如今更有能耐了。

弱者时常会以被非礼者身份出现,捏造所谓桃色事件,所谓诽闻,乱棒打人致使无辜者有口难辩,枉杀好人,成为绝伦的另类非礼者。

喝令非礼者,止;欲非礼者,至此打住!

非礼的另外一种意思是不礼貌的,失礼的。

古人云:来而不往非礼也,正是此意。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