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跳鼓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27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流行于泉州、晋江一带。源于《水浒传》中梁山好汉,化装成民间艺人混进大名府,拯救卢俊义的故事。晋江的高甲戏、木偶戏均保留有这一剧目,跳鼓就是其中的“卖艺”表演,颇具民间特色,广泛流传后,经常在民间节俗喜庆和踩街活动时出现。跳鼓表演者,只要男女成对,人数可多可少,一般四、五对。以鼓为主,一对青年男女拿着会转动的扁鼓表演各种动作,其余演员各执一种打击乐伴衬,表演动作开朗大方,情绪活泼欢快,伴奏音乐也是当地群众所喜爱的南曲。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