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将括母
原文赵将马服君赵奢之妻,赵括之母也。秦攻赵,孝成王使括代廉颇为将。将行,括母上书
言于王曰:“括不可使将。”王曰:“何以?”曰:“始妾事其父,父时为将,身所奉饭者
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大王及宗室所赐币者,尽以与军吏士大夫。受命之日,不问家事。
今括一旦为将,东向而朝军吏,吏无敢仰视之者。王所赐金帛,归尽藏之。乃日视便利田宅
可买者。王以为若其父乎?父子不同,执心各异。愿王勿遣。”王曰:“母置之,吾计已决
矣。”括母曰:“王终遣之,即有不称,妾得无随乎?”王曰:“不也。”括既行,代廉
颇。三十余日,赵兵果败,括死军覆。王以括母先言,故卒不加诛。
译文
赵国的大将、封为马服君的赵奢的妻子,是赵括的母亲。这一年秦国攻打赵国,赵孝成王命令赵括代替廉颇为大将。将要出征,赵括的母亲呈上书信向赵王诉说道: “赵括不可以被任命大将。”赵王问道:“这是为什么呢?”赵括的母亲说:“原先我侍奉赵括的父亲时,孩子的父亲当时身为大将。他用自己的奉禄供养的食客要以‘十’这个数目来计算;他所结交的朋友要以‘百’这个数目来计算;国王和王室贵族赐赠的钱财丝绸,他统统都把它们分给军吏、士大夫;从接受出征命令的日子起,就不再过问家中私事。现在赵括一日作了大将,面向东接受军吏的拜见,军吏中没有敢于抬头亲近地看他的人;赵王所赐赠的金钱丝绸,他回家后也统统收藏起来;况且每天寻找可买的合宜的田地房屋,总想扩充自己的私有。国王您认为他像他的父亲吗?父亲、儿子思想感情有着差异。我希望国王不要派遣赵括为大将领兵出征了吧!”赵王说:“作为赵括的母亲,你还是放下这事不要管了吧,我的计划已经决定了。”赵括的母亲说:“国王您最终还是要派遣他为将,那么如果有了不称大将职责的情况发生,我这个老妇人能够不随着受处罚吗?”赵王说:“不会连累你的。”
赵括既已领兵出征,代替廉颇才三十多天,赵军果然大败,赵括战死而赵军倾覆。赵王因赵括的母亲有言在先,所以最终没有加罪于她。
意义在赵括母亲身上,我们可以看出一位将军的妻子、一位侯门贵妇的修为和远见。若换了常人的母亲,自己的儿子被提拔为国家军队的统帅,不知有多么高兴和荣耀,怎会去上书国君要求把他撤下来呢?而赵括的母亲,身在将门侯府,深知这“大将军”的位子不是那么好坐的,虽位高权重,肩上的担子却足够压得人喘不过气来,那是整个国家的命运所系啊。她深知自己儿子的这两下子,指手划脚,夸夸其谈,毫无实战经验。作为一个母亲,她不想让儿子就如此葬送在这场战争中,她是爱自己的儿子的。所以,她清楚,赵括不是那块料。可惜,赵国的国君没有深入考虑她说的这些话,没有明白她这颗做母亲的心,没有明白“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的道理。或许,他相信“虎父无犬子”,所以他仍然一意孤行,坚持任用赵括。
于是,她又想到了“退而求其次”。这许多年,跟着也是大将军的丈夫赵奢,看多了这血雨腥风、灭门株连的惨事,既然国君坚持任用赵括,那么只有保全家人了。毕竟“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作为母亲,她早已料到赵括的出征会给全家带来灭顶之灾,她保全不了赵括,那就保全自己和家人吧。
赵括果然兵败身亡,赵家却因她的远见和智慧得以保全,没有被株连。知子莫若母啊,只是在那样的乱世,暂时的安全又能坚持到什么时候呢?当秦军攻破邯郸,灭掉整个赵国的时候,不知赵家能否在覆巢之下幸运的作一颗完卵.赵括有这样战功赫赫、智勇双全的父亲,又有这样一位胸怀博大、气度恢宏的母亲,怎么他自己倒如此不堪。或者,他的强项不在行军打仗,这恰恰是他致命的弱点。然而,历史却只留下了他“纸上谈兵”的千古笑谈和他母亲的大仁大智。
阅读提示:选文写赵括的母亲有德有识,深知丈夫大公、儿子极私,两相对比,断定儿子必败。
-选自《列女传》【注音】:liè nǚ/rǔ chuán/zhuàn
《列女传》,是一部介绍中国古代妇女行为的书,也有观点认为该书是一部妇女史。作者是西汉的儒家学者刘向,不过也有人认为该书不是刘向所做,因此,目前流行的有的版本作者一处会标注佚名。也有人为认为,现在流传的版本是后人在刘向所做版本之上又增加若干篇得来的。
《列女传》共分七卷,共记叙了105名妇女的故事。这七卷是:母仪传、贤明传、仁智传、贞顺传、节义传、辩通传和孽嬖传。西汉时期,外戚势力强大,宫廷动荡多有外戚影子。刘向认为“王教由内及外,自近者始”,即王教应当从皇帝周边的人开始教育,因此写成此书,以劝谏皇帝、嫔妃及外戚。《列女传》选取的故事体现了儒家对妇女的看法,其中有一些所赞扬的内容在现在的多数人看来是对妇女的不公平的待遇。
《列女传》对后世影响很大。有一些故事流传至今,如“孟母三迁”的故事即出自该书。后来,中国的史书多有专门的篇章记叙各朝妇女事迹,随着妇女观的变化,各朝侧重记叙表彰的妇女德行也有所不同。
1 列女传记载的女性
1.1 母仪传
1.2 贤明传
1.3 仁智传
1.4 贞顺传
1.5 节义传
《列女传》比较著名的两个版本,一部是指西汉刘向所编撰的《列女传》,这部书一共七卷,记载了上古至西汉约一百位左右具有通才卓识,奇节异行的女子。另一个是明万历年间安徽歙县人汪道昆所编写的《列女传》,他是在西汉刘向《列女传》的基础上编写的明版本《列女传》,这部《列女传》共有十六卷,增加的部分主要以安徽汪姓女子居多。每篇都有版画插图,书内所刻版画线条流畅、细腻,是明代版画的精品。到了清乾隆年间,著名的藏书家鲍廷博得到了这部书的版片,他便以此版片刷印了《列女传》。我们今天见到的明版《列女传》大部分是这个时期印刷的。
1.6 辩通传
1.7 孽嬖传
1.8 续列女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