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液肉眼检查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27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正常范围

颜色:淡黄色~深黄。尿量;成人1.0~1.5L/24h;儿童(1~12岁)0.3~1.5L/24h;老年(>60岁)0.25~2.4L/24h。透明度:新鲜尿透明。气味:有酸味。比重:晨尿1.015~1.025;随机尿1.003~1.030。

检查介绍

尿液又称理学或肉眼检查,包括尿量、颜色、透明度、气味和比密(比重)的检查。一般用随意尿或晨尿标本。

临床意义

颜色

尿液颜色除了疾病造成之外,还容易受到饮食、药物等影响。

近无色透明:见于过多饮水、糖尿病、尿崩症、多囊肾、慢性肾功能不全等。

乳白色:见于泌尿系统化脓性感染、前列腺炎、丝虫病(乳糜尿呈牛奶样)、肾病或挤压伤(脂肪尿)、尿中有大量磷酸盐或磷酸盐结晶。

黄色:见于服用药物,如峡哺妥因(味喃坦陡)。小檗碱(黄连素)。维生素B2等。

深黄色:见于发热性疾病、各种黄疽(将尿振荡后可产生黄色泡沫)。

红色:血尿呈洗肉水样红色混浊,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及其他泌尿系统的炎症、结石、肿瘤性疾病。

酱油色:见于血型不合时的输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等,以及服用氨基比林、柔红霉素等药物。

尿量

多尿(超过2.5 L/24h):排除生理性饮水过多和使用利尿药物外,见于糖尿病、慢性肾炎、尿崩症、高血压肾病等。

少尿(少于0.4L/24h;少于0.1L/24h为无尿);除外生理性饮水过少或出汗过多外,病理性少尿见于高热、脱水、休克性疾病、各种肾性疾病(如肾小球肾炎)及肾后性疾病等。

比重增高:见于高热、脱水等少尿者,以及急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减低:见于尿崩症等多尿者,以及各种慢性肾病、肾功能不全。

透明度混浊:新鲜尿放置长时间,尿可出现轻度混浊;含大量盐时,在温度降低时可有结晶析出;其他混浊尿见于脓尿、细菌尿、血尿、乳糜尿等。极度清晰透明:见于慢性肾功能不全等多尿者。

气味进食大蒜等食物有相应气味。

苹果味:见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氨味:见于慢性膀胱炎、尿潴留。

恶臭难闻:见于尿路炎症性疾病等。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