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量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27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医学术语1专业资料介绍:

(1)单位:毫升(ML)

(2)正常值:

A成人:一昼夜尿量为1500ML到2000ML,日间尿量与夜间尿量之比约为2:3到1:2。

B新生儿:出生几天时一昼夜尿量为20ML到40ML,1周时约为200ML。

2其他资料

正常范围

成人 1.0~2.0升/24小时

7~12岁 0.5~1.5升/24小时

1~6岁 0.3~1.0升/24小时。

检查介绍

临床上尿量或尿次数增多或减少都属不正常。

临床意义

增多:一般24小时多于2.5升即为多尿,见于糖尿病、尿崩症、慢性肾炎、神经性多尿、肾移植早期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尚未恢复时。

减少:尿量<0.4升/24小时为尿少,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肾功能不全、肾移植患者出现排斥反应时、脱水、血液浓缩等,而24小时尿量少于0.1升为无尿,如急性肾功能衰竭、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

在没有肾病情况下,尿量是体外循环中组织灌注是否良好以及下腔静脉有无阻塞的一种敏感指标。如果肾脏有良好的灌注则每小时尿量至少30ml(1ml/kg/h)。收集尿的方法,目前临床多采用放置Foley导尿管,以无菌术插导尿管, 尿管放置好以后,应进行打水试验,以检查尿管是否通畅。收集并记录转前、转中、转后的尿量是体外循环手术最有价值且简便易行的方法,有助于判断体内水分,肾功能和心脏功能的状况,如尿路通畅而尿量不多,则表明可能有低血容量、低心排或体外循环血流灌注量不足或下腔静脉引流不畅而引起肾静脉压力升高等情况,尿量过多时应注意钾离子和血容量的补充。同时测定尿的比重并化验尿常规在体外循环中也以普遍采用,亦可据此调整晶体补充量的速度。定时测定尿pH值,可及时纠正体外循环中的酸中毒,体外循环中应维持尿pH值在6.8~7.0。

在体外循环中,由于多种因素使血液破坏可出现血色素尿,此时应给碳酸氢钠使尿液碱化,以防止铁血红蛋白在肾小管内沉积而造成急性肾衰。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