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义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27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拼音:àoyì

[profound argumentation] 内容深刻的道理 (佛教用语)

婆罗门教的经典之一。音译“邬波尼煞陀”。指附在森林书之后解释吠陀奥义的一类书籍。最早的奥义书约产生于公元前 10~前 5世纪之间。 奥义的梵语意为“近坐”即“坐近导师,面聆神秘玄奥的教义”。在吠陀、梵书、森林书、奥义书这四种吠陀文献中,奥义书是最后一部分,故又称为吠檀多(Veda^nta),意即“吠陀之末”或“吠陀的终结”。奥义书的种类现存的奥义书共 200多种,但按印度传统,则为108种,其中大部分是后人所作,仅有13或14种是古老的和原始的。它们是:①属于《梨俱吠陀》的《他氏奥义》和《乔尸氏奥义》(《乔尸多基奥义》)。②属于《娑摩吠陀》的《歌者奥义》和 《由谁奥义》。 ③属于《黑夜柔吠陀》的《鹧鸪氏奥义》。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