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麻黄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27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山麻黄Trema orientalis (L.) Bl.

【山麻黄的功效介绍】:

山麻黄 (《中国药植志》)

【异名】臭草(《植物名实图考》),裸芸香(《中国种子植物科属辞典》),蛇皮草(《植物分类学报》6(1):140,1957),虱子草、蛇咬药、千垂乌(《四川常用中草药》)。

【来源】为芸香科植物山麻黄的全草。

【植物形态】山麻黄多年生亚灌木,高达60~80厘米,各部无毛,有腺点。

3出复叶,互生,叶柄长达2厘米;小叶卵形、倒卵状披针形或长圆状卵形,长0.7~2.5厘米,宽0.3~1厘米,中间小叶较大,先端钝圆,基部楔形,全缘或呈波状;小叶柄短。

花两性,单生叶腋;花梗细长;萼片4~5裂,卵形至卵状披针形,长约1毫米;花瓣4~5,卵状长圆形,黄色,长4~6毫米;雄蕊8~10,花丝长短不一;子房上位,2室,花柱1,顶端浅裂。

蒴果,肾形,顶端开裂。

种子臂形。

花期春季。

多生于砂滩及丘陵。

分布湖北、四川、广西等地。

【采集】4~6月采收。

【性味】《四川常用中草药》:性温,味微辛。

【功用主治-山麻黄的功效】解表,健脾,行水。

治感冒咳喘,呕吐,水肿。

①《四川常用中草药》:解表,止呕,定喘。

治感冒,咳喘,水积病及蛇咬伤。

②《广西植物名录》:利水消肿。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2~5钱。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