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邮湖

所在地区:
江苏、安徽
区位:
高邮湖地处苏皖交界,北与洪泽湖水系相连接,南与长江水系相连通,东临江苏高邮,西接安徽天长。
概况:
内陆淡水湖。全湖总面积约775平方公里,湖面最高水位(汛期)在海拔9.4米左右,一般在4.5米---5.5米之间,低水位时在3.5米左右(少见)。
容积:
8.9亿立方立米
成因类型:
古泻湖
生态特征:
高邮湖其水域宽阔、水质良好,为各种鱼类、鸟类和水生植物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态环

境,盛产青、白、黑、鳊、鲤、鳗等鱼类,尤以青河虾、银鱼、螃蟹更是闻名遐迩;水生植物有芡实、菱角、荷藕、莼菜等;湖面上水岛有鸥、鹭、鹤以及野鸭等常出没于芦荡。秀美的高邮湖不愧为是鱼族的世界、鸟类的天堂、水生植物的博物馆。
形态描述:
高邮湖是江苏省第三大淡水湖,因水位高于运河而称为悬湖,若干小湖,其中较大的有珠湖、甓社湖、平阿湖等12湖泊,且湖湖贯通,总面积780平方公里。
基本介绍:
高邮湖,古名樊良湖,又名新开湖。位于天长市东北边境,跨安徽省天长市和江苏省高邮市、宝应县、金湖县,湖区主属江苏省,由古泻湖经长期淤积和人类活动影响而成。是中国江苏省第三大湖,水域总面积为760.67平方公里,水

位5.55米时,水面积648平方公里、苇滩和堤坝面积112.67平方公里。高邮湖在高邮市境内水域面积392.82平方公里占高邮湖总水域面积的55.32%。高邮湖属浅水型湖泊,为淮河入江水道。主要入湖河流有白塔河、铜龙河、新白塔河、秦栏河、杨村河,以及江苏省的三河(淮河入江水道)等。三河来水原经宝应湖、汜光湖入湖,1969年筑大汕子隔堤,改由入江水道入湖。湖水经江苏省境内的庄台闸、新王港、新港、老王港、杨庄等漫水闸和毛港闸,泄入邵伯湖。湖区长48公里,最大宽度28公里,面积650平方公里,其中安徽天长境内70平方公里,湖底高程3.5米,水位5.7米时,容积8.7亿立方米。1921年汛期,最高洪水位达到9.4米。 天长沿高邮湖西侧,筑有防洪大堤,全长36公里。湖水呈黄绿色至淡黄色,透明度0.1~0.35米,PH值8.5,矿化度231毫克每升,为重碳酸盐钙组I型水。在高邮镇南里运河西堤上有高邮船闸(1955年建),是河湖沟通的主要枢纽,天长与高邮有定期班轮航行,现已建成漫水公路,可以驱车直达湖西四乡镇及天长。浅水湖滩产芦苇、菱、藕等,水鸭、双黄鸭蛋是高邮湖的特产。具灌溉、蓄洪、航运、水产等综合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