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森正治

参与工作 参与动漫
原作·监督 《创圣之阿克艾利欧》
系列构成 《创圣之阿克艾利欧》
脚本 《创圣之阿克艾利欧》
机械设定 《交响诗篇》
监督 《超时空要塞 可曾记得爱》
原作&监督&企画 《地球少女》
系列构成 《地球少女》
机械设计 《玻璃舰队》
原作·监督·メカデザイン 《超时空要塞ZERO》 ,《Macross F》(2008)
机械设计 《高达0083剧场版》
原作 《天空的艾斯嘉尼科》
系列构成 《天空的艾斯嘉尼科》
メカニックデザイン 《机动警察·剧场版3·13号废弃物》
メカニカルデザイン 《青之六号》
原作.项目担当:河森正治《BASQUASH!》
河森正治访谈——出自MP-3 Starscream说明书
河森正治访谈
——出自MP-3 Starscream说明书
Programus(程序猎人)译
*[]中文字为译注
河森正治,担任监修的"MP-3 Starscream"缔造者,是代表日本的作家,同时也是比任何人都精通飞行器的专家。在吸取了河森的见识后,"MP-3 Starscream"诞生了。从河森的谈话中,我们也能感觉到他对本品投入的干劲吧。[程序猎人译]
●关于这次参与Starscream的设计,请简单说几句。=====[程序猎人译]
因为原来以F-14为基础设计过《超时空要塞》中的VF-1Valkyrie[瓦尔基里?骷髅战机?],觉得这次能挑战以F-15系列为主题的变形玩具确实很有趣的。所以,这次能够实现那个[指"MP-3 Starscream"],也确实让人感到惊喜。
●是否大幅度的改变了初期的试验作品?=====[程序猎人译]
这次的"MP-3 Starscream"是继"Hybrid Style-02 Convoy[THS-02]"之后监修的另一作品。看到TAKARATOMY制作的Starscream试验作品时,因为在那个阶段TAKARATOMY说"即使是进行相当大规模的改变也没有关系",所以我利用这个机会提出了很多建议。
基本上,最初的试验作品阶段时,从上面看的形状已经做得很好了,不过说起下面的部分,原"Diaclone"的"战斗机机器人[原文:ジェット机ロボ]"……换句话说"变形金刚(以下略作TF)"的Starscream,还是有一些不禁让人轻喃出"嗯~?"的地方。这些地方无论如何还是很让人在意的,是吧。至少,我想作为飞机,出现一些产生大空气阻力的部分,是无论如何也绝对要想想办法的。
虽然作为"TF"玩具,变形后的机器人状态必须有符合世界观的细节和凹凸等[原文是这个意思,没搞懂这个世界观是什么意思],但是"向前的垂直断面"等却无法接受。另外,即使因为是变形玩具细小的地方可以暂且睁一眼闭一眼,但是想创造一个整体看来能够圆滑的衔接与结合起来的作品。
●这次的作品相当的接近真实机体吗?=====[程序猎人译]
为了能够比较自然的加入变形机构,还是有那么几个如果不对真实机体作些修改就无论如何都无法实现的地方啊。原本是以普通的F-15为基础进行的,不过考虑到手脚的量感,因为F-15E Strike Eagle(攻击鹰[又译为打击鹰])更适合,所以最终决定使用Strike Eagle。我认为引擎部分的弧形是F-15的魅力所在。但是试验作品的Starscream变成腿肚子的引擎却被尾翼挡住了,我觉得这真是一种浪费啊。腿部整个都是机翼,本来不错的体形就这么被谋杀掉了,多可惜。
所以,这次对尾翼部分,尽可能的试着向上移动。还有,机器人形态时的脚尖的变形机关也做得很有趣。包括变形用的部分,只是从关节数上来说,也得是VF-1 Valkyrie的倍数吧。
●机器人形态下看好的部分是?=====[程序猎人译]
虽说是最初的试验作品中就存在的部分,机头的一部分折入驾驶舱盖下这一点[就是说飞机变成人时,机头分解时的断面不是在驾驶舱前,而是在驾驶舱的中间],让人感觉做得很好。反过来说,因为这里做得很有趣,所以,让我产生了一种魄力:刚才也提到过,对于空气阻力的问题等,也必须做到相同的品质。然后是喷嘴也很好。虽然与实际机体不同,做成了能够像摇头一样活动的三维喷嘴,同时也提高了机器人形态下的着地性。
然、然后,机体侧面的Gatling gun(加特林机枪)也是一个不错的地方呢。虽然实际机体的Strike Eagle只在右侧装载了Gatling gun,因为Starscream是变形金刚,这次在两边都装上了。刚好还能当作机器人状态下双肩上的武器。[译者抓着自己的玩具找了半天,终于找到了河森大师所说的这个Gatling gun,就是在双肩上扛着的那两个鼓鼓囊囊的东西上面以白色线描边的三角形凹陷。]
最近我自己的机器人设计,故意要偏离人类的身段比例设计。但是,这一次的MP-3 Starscream,很希望能有人认为是,某种意义上的保留怀旧风格的同时,附加了一些当今风格组件的一种尝试。与把Valkyrie升级到Super Valkyrie的时候一样,我想这一次也是游刃有余的。
●你认为上色怎么样?=====[程序猎人译]
整体色调可能因每个人的喜好而感觉不同,不过优先考虑了真实再现Strike Eagle。因为既然已经真实展现了作为实际机体的风格,所以我想上色方面也要参考真实机体。刚才也提到过不是,消除从下面看和从上面看的不协调感是一个关键点。机器人形态下,蓝色将分散到手臂、身体等不同部位,而飞机形态下不能搞得蓝色七零八落[蓝色牛皮癣?]。对这一点的考虑也是决定现在所用上色方案的一个重点。
而且如果不需要考虑Star Scream这个角色的话,还能提出其他的上色方案,这块儿就请期待一下重涂不是很好吗?作为飞行器迷,也对重涂有很大的兴趣吧。[难道真得会有重涂版出现?这句翻译的不是很有自信……]
●关于今后,请说几句=====[程序猎人译]
今后我也很想参与"TF"的设计监修。从个人角度上说,比较想尝试一下以现实中的车辆、经典复古车辆等为基础的Binal Tech[BT]系列。啊,如果能用现在的技术把"Diaclone"的机器人基地也重现了的话,我会感到很高兴。(笑)
称为“变形的河森”(吐槽:已经可以成为日式变形机体大神了),以设计从机器人转换到其他型态(飞行机、汽车)的变形机构为生计。不只在纸面上构图,有时也会自己制作试作模型,提出立体化的企画案。试作品使用乐高积木,但因为仔细检讨可动部分的关系,可能花费数年后才设计完成。而在小时候父母亲所买的积木Fischer Technik,在性质上用来试作可变机械会比乐高轻松数倍,不过弄不到手所以使用乐高。此段在《机战佣兵 Mechanical Guidance(アーマード・コアメカニカルガイダンス)》的访谈中所提到。
身为创作者,拥有“不模仿别人”“不重复相同的模式”等对于独创性要求的坚持。在每个作品都有令人惊奇的点子,不过对于人物多为传统式的描写。
在虚构的机械设计中,会将现实中存在的飞机和汽车等投射到作品里为其特征。除了真实机械以外,也有受到《雷鸟神基队》的影响。喜爱飞机的个性为人所知,有从超音速爆撃机XB-70取用巴尔基里的名字,而《Macross Plus》更是向写实电影《太空先锋(THE RIGHT STUFF)》表示敬意的作品。
和以高速机械动作(通称板野马戏团)为卖点的板野一郎,为了追求演出的真实感,两人曾实际进行过空中模拟战。
在私交深笃的电影导演押井守的作品里,提供了有活跃表现的空艇兵器等。2006年上映的押井守监督的実写电影《立喰师列伝》中,以伪印度人立喰师角色参与演出。
在MACROSS系列中,有时也会使用“黒河影次”“白河明治”作为笔名。
代表作品
动画
1979年 - 宇宙超人(ザ☆ウルトラマン)(机械设计)
1982年 - 超时空要塞Macross系列(原作、监督、系列构成、机械设计)
1992年 -新世纪GPX高智能方程式系列(车体设计)
1996年 - 天空的艾斯嘉尼科(圣天空战记)(原作、系列构成)
1996年 - イーハトーブ幻想 贤治の春(《缭乱幻想~贤治之春》)(监督、脚本)
2001年 - 地球少女(原作、系列构成、监督)
2001年 -地球防卫家族(原作、系列构成)
2005年 -创圣Aquarion(原作、系列构成、监督、机械设计)
2007年 - OVA 创圣 Aquarion -背叛的翅膀- (原作、系列构成、监督、机械设计)
2008年 - Macross F(原作、総监督、Story构成)
2009年 -BASQUASH!(原作、项目担当)
特摄
1989年 - GUNHED(机械设计)
游戏
1997年 - 机战佣兵系列(概念设计、机械设计)
1997年 - Macross DIGITAL MISSION VF-X系列(総监修、机械设计)
1998年 - 超钢战纪(企画、机械设计)
工业制品
1980年 - DIACLONE(TAKARA的玩具机器人设计)
1992年 - Battletech(桌上游戏的日语版监修)
2001年 - 索尼『机器狗』 AIB OERS-220的外装设计
2005年 - TAKARA 变形金刚MP系列玩具 MP-03 Starscream(红蜘蛛/星星叫)
2006年 - 戦え!超ロボット生命体トランスフォーマー 铁牛司令 (DIACLONE以来的设计监修)
参加作品
动画
1978年 - 闘将ダイモス(机械设计)
1979年 - 黑豹传奇(闘士ゴーディアン)(机械设计)
1979年 - 太空神话(ユリシーズ31)(日法合作动画的企画、机械设计)
1979年 - 宇宙超人(The Ultraman)(机械设计)
1981年 - 无敌小战士(ゴールドライタン)(机械设计)
1982年 - Technopolis 21C(机械设计)
1983年 - Crusher Joe(作画、机械设计)
1987年 - 破邪大星 弹劾凰(主要机械设计)
1989年 - 机动警察剧场版系列(机械设计)
1991年 -机动战士高达 0083:Stardust Memory(GP-01、GP-02、“亚鲁比昂”号战舰)
1993年 - 装甲兵天使(概念设计、机械设计)
1995年 - GHOST IN THE SHELL / 攻壳机动队(机械设计)
1998年 -星方武侠OUTLAW STAR(机械设计)
1998年 - 青之6号(机械设计)
1998年 -星际牛仔Cowboy Bebop(原案协力、脚本)
2002年 - しあわせソウのオコジョさん(分镜 白河明治名义)
2005年 - 交响诗篇Eureka Seven(机械设计)
特撮
1996年 - 宇宙船レムナント6(机械设计)
游戏
1989年 - Out Live(机械设计)
1999年 - Omega Boost(CG监修、机械设计)
2006年 - PS2 - 新世纪GPX Road to the Infinity 3
演出作品
2006年 - 立喰师列伝(“中辛的Sub”役)